甘肃农业大学 “指尖光影,匠心传承” 中华文脉传承团开展武威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26 12: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安娜   阅读 2.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返家乡

近日,甘肃农业大学 “指尖光影,匠心传承” 中华文脉传承团赴甘肃武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调研、非遗技艺实践、数字化记录等形式,深度探访雷台汉文化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及凉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触摸丝路文化脉搏,探寻中华文脉传承路径。

实践团首站抵达雷台汉文化博物馆 —— 中国旅游标志 “铜奔马”(又名 “马踏飞燕”)的出土地。在凉州词陈列馆,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 的意境通过多媒体交互技术生动再现,团队成员拍摄书法作品、复原场景等素材,为后续文化分享与解读材料制作积累第一手资料。

图为雷台汉文化博物馆

在铜车马仪仗俑展区,宏大的战车、马匹、武士俑阵列展现汉代高级将领出仪制度。团队成员以高清拍摄与细节记录,深入了解武威作为汉代军事与交通重镇的历史地位,细致捕捉文物纹饰、仪仗排布等细节,梳理汉代军阵文化内涵。

当日下午,团队前往国家一级博物馆 —— 武威市博物馆。馆内四万余件馆藏中,丝绸之路文物、“天马” 文化与西夏文化特色鲜明。在讲解员引导下,成员们在《河西走廊历史陈列》《天马西来 —— 武威汉晋文化展》等核心展区,从汉代简牍墨迹中窥见边塞商贸繁荣,从武威文庙建筑模型中了解凉州儒学发展,通过 “铜奔马” 复制品感受 “天马故乡” 的历史荣光。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参观学习

实践最后一站,团队走进凉州区非遗传习所,拜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凉州皮影戏传承人马表有。传承人系统解析皮影戏角色范式 —— 关羽赤面长髯象征忠义、曹操白面细目隐喻权谋,成员们通过透光幕辨识服饰纹样与脸谱谱式承载的文化符号,并在指导下尝试操控皮影,掌握牵丝技法的力度与节奏。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皮影

随后,团队与省级非遗剪纸传承人马长娥同案创作。传承人阐释剪纸 “阴刻刀走龙蛇、阳刻留白有致” 的技法要点,示范 “握剪如执笔,运刀若行云” 的创作要领。成员们从执剪姿势学起,逐步掌握走刀技巧,最终共同完成校徽剪纸作品,在红纸镂空的光影中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校园文化的融合。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剪纸

此次武威实践,青年学子通过实地探访与技艺体验,深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传播的认知。团队后续将整理调研成果形成报告,通过微电影、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呈现武威文化故事,以青年力量助力中华文脉传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安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