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蓬勃的青年力量与基层的深切需求相遇,一场饱含温度的双向奔赴在乐昌市五山镇生动上演。近日,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美术设计学院“童银绘心”青年突击队一行16人,深入五山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队员们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通过精准调研与特色艺术疗愈服务,将青春的关怀与智慧播撒在乡村沃土,以实际行动书写服务乡村的暖心答卷。
精准把脉:座谈研讨明方向,走村入户探实情
行动伊始,突击队即在五山镇政府开展“艺术疗愈进乡村,代际互助暖人心”专题座谈会。在指导老师武文君的带领下,队员们与乡镇干部深入交流,精准聚焦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的核心诉求,剖析其现实困境。结合当地人口结构特点,团队确立了“调研先行、服务跟进”的行动策略,为后续精准服务奠定基础。
▲图为突击队进行“艺术疗愈进乡村,代际互助暖人心”合影留念
在当地社工的协同下,队员们深入山溪村、麻坑村等4个村落开展入户走访。面对老人,队员们以耐心倾听打破隔阂,不仅细致收集养老服务需求,更用心记录下老党员们扎根乡土、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面向留守儿童,则通过趣味游戏拉近距离,悉心了解他们对课外资源、亲情陪伴的热切渴望。
▲图为突击队员与孤寡老人进行调查问卷
走访中,队员们还贴心地为老人们送上亲手制作的艾草锤,伴随着轻柔的捶打与舒筋活络的互动,艾草的清香裹挟着浓浓关爱,将“老有所暖”的温情悄然融入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图为突击队制作艾草锤的过程
▲图为突击队赠送艾草锤
艺术赋能:艺术疗愈润童心,创意互动传关爱
基于扎实的调研成果,突击队在麻坑村正式启动“艺术疗愈进乡村”主题活动,以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滋养留守儿童的心灵。在“幸福瓶子”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对亲情的期盼,队员们则通过解读画作,梳理其潜在的心理需求;在粘土创作环节,队员们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捏塑梦想,在欢声笑语中传递温暖与鼓励。两项活动共覆盖当地30余名留守儿童,不仅有效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更搭建起一座情感表达与心灵沟通的桥梁。
▲图为突击队进行“艺术疗愈进乡村,代际互助暖人心”的过程
青春答卷:调研服务双驱动,长效关怀续温情
此次“童银绘心”突击队五山之行,不仅系统梳理了当地“一老一小”群体的迫切需求,为后续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更通过一系列艺术疗愈活动和暖心关怀举措,直接惠及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而鲜活的青春动能。
据悉,突击队将持续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计划为当地留守儿童量身创作一系列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创绘本读物,并配套开展远程艺术辅导等活动,确保服务长效化、成果可持续,让青春之花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持续绽放。
图片|“童银绘心”摄影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海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