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循迹·糕香”实践队成员孟涛踏入了湖北恩施这片充满风土人情的土地,将探寻的目光聚焦于当地颇具盛名的非遗美食——桃片糕,深度挖掘其背后的传承故事与当代发展新貌。恩施,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氛围孕育出了桃片糕这一独特的美味。首先来到了恩施女儿城老街上一家历史悠久的桃片糕店铺。
恩施桃片糕门店
踏入店门,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木质的货架上整齐陈列着包装精美的桃片糕礼盒。这些礼盒以土家织锦的图案为灵感进行设计,色彩绚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盒面印着“恩施桃片糕”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中间还嵌入了一幅描绘恩施山水风光的水墨画,山水相依,云雾缭绕,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片秀美的自然之中。打开礼盒,里面的桃片糕被独立包装,包装纸选用了带有恩施特色图腾的花纹样式,既精美又卫生。
桃片糕礼盒
在店铺的制作间,有幸目睹了桃片糕的制作过程。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正专注地进行着切片工序。他手中的刀具看似普通,却在岁月的打磨下显得格外顺手。案板上,初步成型的桃片糕原料泛着温润的光泽,散发着淡淡的米香与甜香。师傅手法娴熟,一刀切下,那原本厚实的糕体便化作一片片薄如蝉翼的桃片,每一片都大小均匀,宛如精美的艺术品。师傅介绍道,恩施桃片糕的制作,选料极为讲究,大米要选用当地山区种植的优质品种,甜度适中的白砂糖也是经过层层筛选,此外,还会加入一些具有恩施特色的食材,比如富硒的山核桃碎、本地蜂蜜等,让桃片糕在口感与营养上都独具特色。而制作工序更是环环相扣,从大米的淘洗浸泡、磨粉晾晒,到加入配料搅拌均匀、上笼蒸制,再到最后的冷却切片,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把控时间、温度与力度,稍有差池,便会影响桃片糕的品质。
桃片糕制作过程
在现代社会,桃片糕在恩施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传承方面,老一辈手艺人依旧秉持着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之心,坚守在桃片糕制作的一线,他们不仅将技艺传给自家晚辈,还积极参与非遗传承活动,走进校园、社区,向年轻人传授桃片糕的制作技艺,希望能让这门手艺薪火相传。创新方面,当地的桃片糕商家积极探索,在口味上大胆尝试,推出了诸如土家莓茶口味、腊肉风味等极具恩施特色的桃片糕,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与口味需求;同时,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将恩施桃片糕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大山深处的甜蜜,还与当地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出桃片糕主题的旅游伴手礼,成为游客们了解恩施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桃片糕特写
此次在恩施对桃片糕的实地调研,实践队收获颇丰,不仅品尝到了桃片糕的软糯香甜,更深入了解了其作为非遗美食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潜力。相信在传承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恩施桃片糕定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那一缕缕桃香飘得更远、更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牛天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