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童心港湾”,传递志愿温暖——杭师大学子赴杭州市福利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6 00: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丁梓言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近期,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童心港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热忱奔赴杭州市福利院,将目光聚焦于职工子女以及相关特殊儿童的暑期成长需求,团队以知识为锚、以趣味为桨,为孩子们搭建起一方专属的成长乐园,用青春的温度与专业的力量,在这个夏天书写下一段温暖而珍贵的篇章。


活力运动场:奔跑中绽放童真

上午,福利院体育馆内早已热闹起来。志愿者们提前划分活动区域,备好羽毛球、篮球等器材,以 “分组协作、趣味竞技” 的形式,带领孩子们开启运动时光。羽毛球场上,志愿者们俯身为孩子们调整球拍高度,耐心讲解 “挥拍、接球” 的基础技巧。随着一声 “开始”,彩色羽毛球在空中划出轻盈弧线,孩子们双眼紧盯着球的轨迹,奔跑、跳跃、伸手接球,即便偶尔扑空,也会笑着重新站好,清脆的笑声伴着球拍击球声,在场馆内久久回荡。

篮球场上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考虑到孩子们的身高与力量,志愿者们特意降低篮筐高度,将篮球游戏设计为 “小组传球接力”“定点投篮挑战” 等简单有趣的项目。小身影们两两一组,互相呼喊着 “传球这里”“加油”,虽然动作略显稚嫩,传球偶尔失误,但孩子们眼神中的专注与热情丝毫未减。当有孩子成功投进一球时,全场立刻响起欢呼与掌声,志愿者们还会与孩子们击掌庆祝,运动场上的每一个瞬间,都洋溢着童真与活力。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

温情辅导室:陪伴中攻克难题

运动过后,孩子们带着些许汗水与兴奋,走进温馨的活动室,开启 “作业辅导小课堂”。志愿者们提前了解孩子们的年级与学习情况,分成多个辅导小组,一对一、手把手为孩子们答疑解惑。面对数学题中的复杂公式,志愿者们用 “生活举例” 的方式拆解难点 —— 比如将 “平均分” 比作 “分糖果”,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遇到语文作文写作难题,志愿者们则引导孩子分享生活趣事,帮助他们梳理写作思路,从 “开头怎么写”“如何描述细节” 等方面耐心指导。

有位低年级的孩子因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总是歪歪扭扭,志愿者便坐在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小手,一笔一划教他调整姿势,从 “横要平、竖要直” 的基础笔画练起。“姐姐,这个字我终于写好看啦!” 当孩子举起练习本展示成果时,志愿者笑着为他贴上一枚 “进步小贴纸”。整个辅导过程中,志愿者们始终保持温柔耐心,用鼓励的话语驱散孩子们的学习畏难情绪,让活动室成为孩子们攻克学习难题、收获知识的 “小天地”。

▲图为志愿者辅导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

趣味机房课:探索中掌握技能

午饭后稍作休息,活动转入福利院机房,一场 “计算机知识小课堂” 正式开课。志愿者们提前调试好电脑设备,准备了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从 “认识电脑部件” 开始,带领孩子们探索数字世界的奥秘。“大家看,这是鼠标,像我们的小手掌一样,点击它就能‘指挥’电脑做事啦!” 志愿者一边演示,一边用童趣的语言讲解鼠标 “单击、双击、拖动” 的基础操作,孩子们纷纷模仿,小手指在鼠标上轻轻点击,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探索欲。

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采用 “循序渐进” 的方式,先教孩子们熟悉键盘字母位置,通过 “打字小游戏” 帮助他们记忆;再引导孩子们学习简单的文档编辑,比如在 Word 里输入自己的名字、插入喜欢的图片。遇到操作不熟练的孩子,志愿者便俯身手把手指导,纠正他们的坐姿与手部姿势,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教学节奏。“我学会在电脑上画小太阳啦!”“我能打出自己的名字了!” 孩子们不时举起屏幕向志愿者展示成果,专注的眼神与满足的笑容,成为机房内最动人的风景。

▲图为电脑课


此次 “童心港湾” 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活动,不仅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暑期体验 —— 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在辅导中收获知识,在探索中掌握技能,更以实际行动传递了社会对儿童群体的关爱与温暖。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表示:“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听到他们说‘希望姐姐下次还来’,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未来,杭州师范大学的学子们将继续组织此类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为更多孩子搭建快乐成长的平台,让温暖与关爱在更多角落绽放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梓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