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至22日,广西大学推普实践团深入百色市那坡县、德保县当地基层社区,在那坡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那坡县镇玉社区、德保县城东社区接连开展普通话推广小课堂。活动累计服务那坡、德保两县112名学生,学员涵盖幼儿园至初中阶段。广西大学推普实践团以专业教学为基层青少年语言能力提升赋能,推动规范语言在基层落地生根。
▲图为广西大学推普实践团成员在德保县合影。
“要在该说方言的地方说方言,该说普通话的地方说普通话。”在课堂上,当被问及“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时,来自德保县实验小学的二年级学生李沐函认真地回答。
“我们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引导学生理解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成就的。”广西大学推普实践团的学生负责人张佳琪告诉记者。
课堂上,推普实践团队成员以 “知识科普 + 实践训练” 的模式开展教学。在普通话知识科普环节,武佳骏围绕 “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的规范基础,结合我国 80 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多样性特征,生动讲解普及普通话在促进社会交往、增进民族团结、推动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推普实践团成员武佳骏的课堂上,学生积极与老师互动。
实践训练环节更具互动性。推普实践团成员马姝宜通过带领学员进行口部操训练,帮助他们调节口腔共鸣、锻炼口腔肌肉灵活性,为清晰发音打下基础。在声调与字词发音教学中,马姝宜以 “妈、麻、马、骂” 为例示范四声变化,通过 “开火车读字”“读音辨析” 等形式,纠正学生在 “老师”“士兵”“鸡肉” 等常用字词的发音误区;最后通过 “春天来了”主题段落练习,聚焦“春”“光”等重点字词咬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春天的特殊经历,提升学员语言表达流畅度。
▲图为在推普实践团成员马姝宜的推普课堂,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
课程尾声,广西大学推普实践团的许敏、张佳琪现场朗诵《中国话》,激昂的语调、真挚的情感里,既有对汉语魅力的赞颂,也饱含 “学好普通话,传承创新中华文化” 的期许,引发全场学生强烈共鸣,掌声此起彼伏。活动最后,全体师生共同拉起旗帜,齐声高喊 “学好说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 的口号,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活动结束后,那坡县城厢镇深龙小学二年级学生陆姿姿主动分享:“我现在知道说好普通话不仅能跟更多人交流,还能把我们的文化讲给更多人听,今后我要认真学、自豪说!”
▲图为广西大学推普实践团成员在镇玉社区与学生们的合影。
▲图为广西大学推普实践团成员在那坡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与学生们的合影。
此次推普活动,不仅为基层青少年送去规范的语言知识,更厚植了他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与热爱。广西大学推普团队指导老师李朝珍表示,未来将持续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把普通话推广与基层需求紧密结合,让语言赋能成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撰文 | 郑全
图片 | 郑全
审核 | 胡立坤 李朝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佳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