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三十余载!南宁“一中玲姐酸嘢”以匠心守非遗,凭口碑传美味

发布时间:2025-08-25 23: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欣津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23日讯(通讯员 李欣津)在南宁的街头巷尾,藏着不少承载城市记忆的非遗美食,“一中玲姐酸嘢”便是其中之一。这家经营了三十余年的酸嘢店,从八几年的校园小摊起步,如今已成为众多食客心中的“南宁味道标杆”。近日,调研团队走进这家老店,与店主玲姐深入交流,探寻其背后的坚守与传承故事。

图为玲姐与实践队成员合影   赵婧彤 供图

凌晨五点半的南宁,天刚蒙蒙亮,玲姐便已起床准备。“要去海吉星挑新鲜食材,每种水果、蔬菜都得当面选,当天卖完才放心。”玲姐说,三十多年来,这份早起的习惯从未改变。从最初在学校门口摆摊,靠学生口口相传积累口碑,到如今拥有三间门店,甚至能将酸嘢通过真空包装发往上海、北京、黑龙江等地,玲姐始终把“新鲜”和“品质”放在首位。

“酸嘢是季节限定的美味。”玲姐介绍,店里的酸嘢严格遵循时令,一月一换品类:八月底的李果脆甜多汁,是当季限定;芒果因多来自越南、泰国,能实现四季供应,搭配特制辣椒粉,成为招牌单品;而包菜、莲藕、木瓜等腌制类酸嘢,则是常年在售的经典款。不同食材的处理方式各有讲究,水果只需简单搭配调料,腌制类则需精准把控比例,“没有固定比例,酸嘢就做不出那个味儿”。

凭借过硬的品质,“一中玲姐酸嘢”吸引了众多关注:广西电视台等媒体多次上门采访,周杰伦、萧敬腾等明星也曾前来打卡,甚至有政府部门提出协助开办工厂,推动产业化发展。但玲姐却有自己的考量:“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开工厂要租场地、雇工人,压力太大。我和儿子都觉得,赚的钱够吃穿,把老店经营好就行。”

图为玲姐在店中工作   赵婧彤 供图

如今,玲姐的儿子和儿媳已接手店铺运营,她则在旁协助。虽然没有运营小红书、抖音等社交账号,也没有建立顾客社群,但凭借微信订货、熟客推荐的传统模式,生意依旧稳定。“有人说不做线上宣传可惜,但我觉得,客人吃了觉得好,自然会帮着宣传。”玲姐的这份淡然,恰恰是老手艺传承中最珍贵的坚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雨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