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团中央“三下乡”号召以及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部署,2025年7月12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星河”实践团赴梅州市大埔县大麻中心小学,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活动涵盖公益支教与红色调研两项主要内容。
广东二师“星河”实践团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辩论队组建而成。团队依托师范优势,将丰富孩子暑假生活、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作为此次支教的目标。同时,实践团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大埔县乡村教育现状,结合当地需求设计课程,提供教育支持。此外,团队还调研了大埔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青溪中站,梳理其在革命时期承担的人员护送、物资运输等历史作用,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图为广东二师“星河”实践团2025暑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
一、准备工作
广东二师"星河"实践团根据大埔县大麻中心小学"百千万工程"实施要求,组建了一支由16名具备乡村教学经验的志愿者组成的团队。为高效推动工程落地,团队在活动筹备阶段开展了数天专项培训,内容包括"百千万工程"政策解读、校地资源对接技巧,教学技能提升等3个模块。
根据校方提供的需求调研报告,实践团将原计划有的课业辅导调整为兴趣课程为主的教学方案,最终开设科学实验、艺术培养等7类特色课程。大麻中心小学校长庄伟强表示:"这种课程设置更符合暑期素质教育需求。"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星河实践团已完成支教活动各项筹备工作。本次活动预计将为当地100名学生提供为期10天的素质教育课程,同时为参与志愿者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
▲图为广东二师“星河”实践团与大麻中心小学学生合影纪念
二、实践概况
近日,星河实践团沿环山高速前往大埔县开展实践活动,沿途青山巍峨,景致壮阔。进入大埔县境内,商贩吆喝、孩童嬉闹等声响此起彼伏,如民歌般回荡街巷,尽显当地淳朴民风。
实践团与当地庄校长、郭校长座谈时了解到,大埔县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庄校长提到:“我们是不想要说这几天去让孩子们学习他们平时上课的语数英这些主科,希望你们(实践团)可以设计多样化兴趣课程,像手工,舞蹈啊,去丰富这些孩子的暑期生活,也许就开发或者引导了这些孩子的兴趣。”据此,实践团进一步明确此次活动定位。
在大麻中心小学的课程安排上,实践团成员们兼顾科学启蒙、艺术培养与生活实用等:物理课中,通过水果发电机制作讲解电力原理,借助丁达尔效应、光的色散等实验展现光学魅力,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热情;舞蹈课教授的《日不落》、音乐课上的班歌演唱,在结课汇演中呈现出整齐划一的表演,现场欢快氛围极大增强了实践团成员的信心与成就感;环保、生理、安全等课程,则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细节,助力健康成长;地理、生物、书法、趣味甲骨等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认识多元世界的窗口。
有孩子家长在班群中表示:“@班主任老师,我家孩子回来后说水果发电很神奇,很有趣!”结课时学生自发准备的贺卡上,“收获满满”、“衷心祝愿哥哥姐姐们学业进步,前程似锦!”等字迹,也成为活动留下的温暖印记。
▲图为结课时学生自发准备的送给实践团成员的“惊喜”贺卡,暖流涌动
依托大埔县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实践团成员在支教间隙前往大埔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青溪中站旧址开展调研学习。据了解,青溪中站作为中央苏区与上海党中央联络的核心枢纽,曾护送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200多位革命同志安全往返苏区与白区,还秘密运送大量枪支、弹药、药品等物资,被誉为“摧不垮、打不烂的红色交通线”。团队成员王诗欣感慨,看到当年交通员的名录、地下交通组织的架构,才真正明白“摧不垮、打不烂”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舍生取义。
▲图为广东二师“星河”实践团参观大埔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青溪中站旧址
三、实践总结
在活动结束时,实践团成员林诗颖提到:“我们(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带来的也许不仅是课程,更是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更多的探索欲望,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比知识本身更为长远。”
实践团负责人罗珺元也感悟道:“实践让我们(实践团成员)能够跳出课本,进而在公益支教中去理解责任,在红色调研中厚植情怀,这也许正是‘三下乡’活动的意义所在。”
团队成员也纷纷表示,接下来将会带着支教时孩子们的期盼与红色调研中的感悟,继续关注乡村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用实际行动回应基层需求!
(撰稿 张芷烨 王慧骅)(通讯员 罗珺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子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