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晋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践队探访太原集团化办学 探寻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5 14: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思源   阅读 7.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教研晋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践队探访太原集团化办学 探寻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路径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熊紫嫣 刘思源)2024年8月8日至1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联青研”社会实践队走进山西省太原市,先后走访多所中小学、太原市教育局及太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沉浸式调研梳理不同类型集团化办学的推进路径、成效经验与创新举措。

初步探访,调研启新知

8月8日上午,实践队首站来到太原市九一小学,聚焦集团化办学的微观运行机制。太原市九一小学主校区教研主任陈老师、华府校区教研主任贾老师、学府校区教研主任李老师,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集团内优质师资流动的具体实践情况。据三位老师介绍,学校通过每周常态化“教研活动”与“青年教师三年交换教学”机制,打破校际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已有12名骨干教师跨校授课40余节,直接带动分校区教学质量提升。“数字背后是打破校际壁垒的资源共享,让均衡发展从理念落地为常态。”陈老师说道。此外,太原市九一小学还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应用及硬件设施优化,“双师课堂”“乐考教室”等的投入使用,进一步缩小了校区间的资源差距,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图为太原市九一小学教研主任向实践队介绍集团内师资流动情况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太原市九一小学师生合影

脚步丈量,走访挖细节

当日下午,实践队前往太原市教育局,从政策层面探究集团化办学的顶层设计逻辑。实践队队员与太原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围绕“如何避免模式同质化”“如何平衡规模与质量”等集团化办学中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该负责人以太原市“1+N”集团化模式为例,向队员们解释道:“要既推动核心校输出管理经验,更注重保留成员校办学特色。”通过此次对话,实践队队员清晰了解到集团化办学从政策制定到实际落地的完整转化路径,对政策设计背后的平衡考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队员走访太原市教育局时交流探讨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太原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门口合影

专题研讨,论证求优化

8月9日上午,实践队走进太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点关注教科研对集团化办学的专业支撑作用。太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姚老师接待了实践队,他强调:“教科研必须扎根课堂,才能为改革护航。”随后,姚老师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太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的“城乡教研结对”项目。该项目通过线上同步备课、线下联合磨课的方式,帮助多所农村学校构建起科学的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这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成果,让实践队队员直观感受到教科研对教育质量提升的“托底”价值。

图为太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向实践队介绍太原市介绍太原市集团化办学教科研支撑举措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太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调研留影

当日下午,实践队探访太原市第六十中学,聚焦中学阶段集团化办学的育人生态构建。太原市第六十中学政教主任张老师向实践队介绍,学校与太原市第四十八中、第六十六中学开展办学合作,虽采用相对松散的联合方式,但在合作教研、轮流出题、管理经验共享及学生心理问题协同关注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张老师表示,这种合作模式既保证了各校办学的自主性,又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共享,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图为太原市太原市第六十中学政教主任向实践队介绍集团内合作办学情况

微弱篝火,点燃新希望

8月10日上午,实践队最后一站来到太原市第十二中学,重点调研集团化办学中的联合模式创新与特色发展实践。太原市第十二中学张老师向实践队队员介绍,学校创新采用“名校+弱校”“名校+民校”“名校+新校”三种联合方式,并践行“双融四统”运行机制,实现了集团办学“内生型”“紧密型”发展,同时推动各校区特色教育落地。

图为太原市第十二中学张老师向实践队介绍集团化办学联合模式

为从学生视角了解集团化办学下的学习体验与成长收获,实践队还对太原市第十二中学两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该校“人工智能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发展兴趣、追逐梦想提供了优质平台。

学生张睿泽借助这一平台,代表学校参加FRC机器人挑战赛,最终斩获北京赛区季后赛第19名;学生刘昱涵则提到,全校教师合力设计的“精准作业”及校区间的“质量检测”良性竞争机制,助力她不断提升成绩、明晰自身定位。临别时,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教研室主任李老师总结道:“十二中集团化办学的成效,源于学校品牌精神与教师们的奉献感、归属感、荣誉感。”他还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特色教育,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为太原市第十二中学学生向实践队介绍“人工智能实践基地”学习体验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太原市第十二中学师生合影

从太原市九一小学的资源流动细节,到太原市教育局政策设计的平衡考量,从太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扎根实践的研究成果,再到太原市第六十中、第十二中学学生们真实的成长体验,实践队队员将这些碎片化的观察整合梳理,最终形成了对集团化办学改革的立体认知。实践队队长表示:“教育的温度藏在每一次资源流动里,藏在每一节精心设计的课堂里,更藏在学生们眼里的光里。”

未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联青研”社会实践队将以此次调研获取的一手素材为基础,进一步梳理提炼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经验与优化路径,让青年视角下的观察与思考,成为理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份生动注脚。

撰文 | 刘思源

图片 | “教联青研”实践队

一审 | 熊紫嫣

二审 | 刘思源

三审 | 朱恩琪 木拉提

审核 | 熊紫嫣 刘思源 朱恩琪 木拉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思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