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发展,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青春乡音”社会实践服务队赴樟树市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实践队以“童心守护、皱纹里的微笑、村巷春风、药香富民”为主线,在刘公庙镇、清江县、吴城乡等地留下青春足迹,为药乡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童心守护:在欢声笑语中播撒安全种子
在刘公庙镇的晨光里,队员们将赤诚之心化作春风细雨,滋润着社区与敬老院的每个角落。儿童安全教育课堂上,"交通安全大闯关"如彩虹般绚丽多彩,孩子们在欢笑声中穿越"红绿灯"的奇妙世界;"防溺水憋气实验"中,一张张憋红的小脸绽放着求知的渴望。"必须去有救生员的泳池!"这清脆的童音,如同夏日清泉,在孩子们心田浇灌出安全的种子。队员们用青春的巧思,将枯燥的安全知识编织成动人的童话,让守护生命的意识在游戏中生根发芽。
▲图为队员进行交通安全宣讲
▲图为队员进行防溺水宣讲
皱纹里的微笑:用陪伴温暖乡村夕阳红
敬老院里,时光仿佛被温暖定格。"击鼓传花"的欢快节奏中,银发老人们哼唱着记忆深处的歌谣,皱纹里盛满笑意;队员们示范的五禽戏如行云流水,将养生之道化作优雅的舞姿。笔墨挥洒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在宣纸上流淌,每一笔都饱含深情。最动人的是围坐聆听的时光——老人们用颤抖的声音讲述往事,队员们专注的目光如星辰般闪烁,这一刻,隔代的温情在故事中交融,让"老有所乐"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看得见的幸福模样。
▲图为队员教习老人五禽戏
▲图为队员教习老人书法
村巷春风:乡村安全教育的生动实践
在吴城乡的袅袅炊烟中,实践队员们将安全知识化作春风细雨,浸润着村民的心田。他们走村入户发放反诈手册,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解读法律条文;在村头巷尾开设"药材鉴别小课堂","红褐色甜香是八角,暗黑带毒是莽草"的顺口溜在村民间口口相传。针对暑期安全问题,队员们更是挨家挨户走访,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孩子们牢记防溺水"六不准";精心编印的安全手册,成为家长们的"护娃宝典"。这些点滴努力,正如播种希望的春雨,让安全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
▲图为队员在集市摆摊宣讲宪法、反诈、防溺水知识
▲图为队员入户宣讲宪法、反诈、防溺水知识
药香富民:特色种植托起的乡村振兴梦
实践队员们循着乡村振兴的足迹,在吴城乡贤馆的规划蓝图前驻足凝望。一幅幅新旧对比图,诉说着"空心村"蝶变为"示范乡"的动人故事。走进全国枳壳种植核心示范区,但见万亩碧波荡漾,药香沁人心脾。技术员指着标准化种植基地自豪地说:"通过‘科学种植+精深加工’,我们的枳壳产值三年实现翻番。"阳光下,翠绿的枳壳叶闪烁着金色光芒,恰如"绿叶子变金票子"的生动写照,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密码正被一一解锁。
▲图为队员们参观乡贤馆
▲图为队员们参访枳壳种植基地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青春乡音"实践队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三天时光里,红色基因在追寻中焕发光彩,安全知识在互动中落地生根,产业密码在调研中渐次解锁。当青春遇见乡土,当理想碰撞现实,实践队员们收获了最生动的成长教材。他们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让青春智慧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异彩,用创新思维为古老乡村注入时代活力,在守正创新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通讯员 祝艳玲、王佳乐、邓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祝艳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