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外学子用新媒体技术助力遂昌湖山乡文旅破圈

发布时间:2025-08-24 16: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彤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杨如怡、杨彤)浙江外国语学院“知行湖山·乡创共益”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14日至20日赴遂昌县湖山乡,开展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技术学习与社区访谈,系统探索高校助力乡村发展的创新模式。

一、政策与数字双驱动,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

实践团队首日走访湖山乡政府,与副乡长及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展开座谈。对方介绍,湖山乡坐拥仙侠湖、温泉、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但旅游资源整合程度不高、新媒体宣传力度不足,成为当前发展主要瓶颈。团队随后参访阿里云数字人直播基地,学习以“好景、好吃、好玩、好搭子、好未来”为主线的短视频内容策略,及AI辅助批量生成与多平台分发技术,为乡村宣传提供高效数字解决方案。

▲图为团队与湖山乡副乡长开展座谈会

二、书院与渡船连古今,艺术乡建激活文化资源

8月16日,团队乘船前往黄泥岭村。近年来渡船条件持续改善,仙侠湖风光秀美,交通便利性显著提升。村中文化地标“躬耕书院”已成为融合音乐教育、国学讲堂与农耕实践的文化平台。团队通过走访了解到,村民希望借助书院文化影响力及生态资源,进一步推动“文旅+艺术”融合发展,吸引更多游客与艺术爱好者,形成可持续吸引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黄泥岭村村民了解村庄情况

三、走访街头倾听民声,共倡村民传播家乡

实践后期,团队成员深入乡间街头,通过问卷、访谈及宣传单发放,与居民、商户及游客广泛交流。大家普遍认可旅游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并表现出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展示家乡的强烈意愿。基于多方调研,团队提出以“五好”内容为框架、AI工具为支撑、村民为主体的传播机制,构建“高校策划+技术支撑+村民共创”的乡创模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居民一起宣传两山理念

在七天的实践调研中,团队走进政府机关、数字基地、传统村落和乡间街头,通过多元视角全面把握湖山乡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此次实践不仅是大学生的一次田野调研,更是青年智慧与国家战略的深度融合。团队深刻认识到,真正的乡村振兴需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外来智慧与本土知识的结合、基础设施与人文品牌的共建。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目前,湖山乡的绿水青山画卷已然绘就,通向往金山银山的路径则需要持续创新与共同耕耘。浙江外国语学院"知行湖山·乡创共益"团队虽已结束此次实践,但高校与乡村的联结不会中断。团队期待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关注湖山发展,让高校的智慧持续助力乡野,让创新的种子在湖山生根发芽,共同绘制一个更具活力、更富吸引力的未来湖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9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