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年学子走进霍山:解码石斛红色密码 激活产业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8-24 13: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姚恒森   阅读 3.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姚恒森)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年学子走进霍山:解码石斛红色密码 激活产业新活力

2025年8月2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红脉寻方,青衿传薪”红色医路专项实践调研团在霍山县太平畈乡开启“百草密码解构”行动,聚焦霍山石斛产业与红色医史交融,以“红医+产业”思路挖掘中医药背后的革命记忆,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霍山县太平畈乡是“红军药箱”故事发源地,拥有国家级中药资源霍山石斛,也是红色医药非遗传承核心区。实践团抵达后分为两组展开行动。第一组深入斛珠农业石斛展示厅,队员们手持摄像机,完整记录石斛从采摘、清洗到炮制的全流程。“革命时期,医护人员就是用这些本地石斛熬汤,为伤员补充体力,霍山石斛也成了‘伤员仙草’。”基地负责人刘建国向队员们讲述尘封的红色故事时,队员们同步记录,围绕“文旅融合”展开调研,最终设计出“寻药答题”互动环节——游客答对“石斛战时作用”等问题可获定制书签,书签印有石斛图案与红色故事,让静态药材变为可传播的文化载体。

图为石斛种植(姚恒森摄)

第二组则聚焦红军药箱传承,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用360°全景拍摄记录老药箱修复与草药炮制技艺。“这个药箱民国时期曾伴随红军转战,药箱上32道划痕对应32场战斗,每道都藏着救伤故事。”传承人张师傅展示老物件时,队员们同步拍摄方言短视频,用当地方言讲述药箱故事,让非遗记忆更接地气。队员姚恒森表示:“我们还设计简易炮制体验方案,未来游客可亲手参与药材研磨,感受非遗魅力。”

图为石斛制作(姚恒森摄)

首日实践收获丰硕:完成1部石斛主题纪录片拍摄,形成1份石斛产业链调研报告,定制“寻药答题”题库与文创书签,建立红军药箱物证档案库,产出3条方言短视频,覆盖游客与村民200余人次。“以前只在课本学石斛知识,今天知道它还藏着这么多红色故事。”队员陈颖感慨。指导老师缪扬指出:“团队将红色医史与产业结合,既保护非遗,又为产业升级提思路,实践价值显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恒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