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贵州黔南“黔程相伴,筑梦启航”暑期社会实践队跨社区进行夜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3 21: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俊灵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长安大学赴贵州黔南“黔程相伴,筑梦启航”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在黔南平塘县克度镇开展了为其14天的支教活动。随着支教活动的成效持续升温,马鞍社区的孩子们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文化与科学盛宴"——此前备受好评的支教团队成员董福老师与郭博涵老师,利用晚间休息时间,跨越社区里程,为这里的孩子们分别带来了一堂充满诗意的文化课与一堂妙趣横生的科学课,让知识的光芒在夜色中愈发明亮。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董福老师课上带领孩子们吟诵的诗句如同一幅浸润着温情的画卷。他从李白笔下的童真之月讲起,孩子们跟着诗句散发着把月亮当作银盘、玉镜的天真烂漫;转到解读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相思之月,引导孩子们在月光中体会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再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景之月,让孩子们明白月亮承载的不仅是思念,更是跨越时空的美好祝愿;最后以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忧愁之月作为结束,在低沉的意境中感受诗词中细腻的情感波动。课堂上,孩子们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朗声吟诵,月亮在诗词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天体,而是盛满了喜怒哀奈的情感载体。

在郭博涵老师的科学课上,月亮又化身为宇宙规律的"活教材"。他用生动的动画演示地球与月球的运行轨迹,用简单的实验模拟引力与潮汐的关系,当"万有引力"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通过"为什么月亮不会掉下来""为什么海水会有涨落"等孩子们好奇的各种问题被一一拆解开来时,课堂瞬间变成了科学探索的乐园。孩子们争相举手提问:"老师,月亮的引力比地球小吗?""如果没有万有引力,我们会飘起来吗?"郭老师逐一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物理原理和自然现象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明白,月亮的阴晴圆缺、昼夜交替,背后都藏着科学的奥秘。

撰文 | 黄俊灵

图片 | 周子乔

审核 | 贾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子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