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洪毅伦 柯艺 兰泽涛 季沭彤)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间,青年始终是奔涌向前的鲜活力量。2025年七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梦载星辰” 志愿服务队在肖亚慧老师带领下,一行5人踏上陕西省丹凤县花瓶子镇的土地,以七日扎根乡土的实践,让青春的印记深植田间地头,用热忱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答卷。
这场乡土实践,始于一场细致入微的筹备。7月15日,队员们围坐畅谈,锚定 “三下乡” 实践目标与乡村振兴现实需求,结合过往经验梳理工作脉络、排查潜在风险,将儿童教学作为核心方向擘画详细方案。随后的专项培训里,从乡村沟通的话术技巧到山区活动的安全准则,队员们逐字研学、烂熟于心,为即将开启的乡土之旅筑牢根基。翌日,烈日下的山路间,队员们肩扛教学物资,汗水浸透衣衫却笑声不断,彼此的鼓劲声在山间回荡。当教室里响起孩子们整齐的坐姿与好奇的目光,这场实践便有了最动人的注脚。
唯有深入乡村肌理,方能触摸到最真实的乡土温度。在花瓶子镇镇长闫森森与花中村村委书记邱剑波的引路下,实践队的足迹遍布花中村的田埂院落。面对村里的留守儿童,队员们递上带着温度的学习文具与儿童读物,陪他们在院中追逐嬉戏,在灯下轻声读故事,在桌前手把手教写字。耐心的陪伴如暖阳,渐渐驱散孩子们眉宇间的孤单,让纯真的笑容像山间野花般恣意绽放。
“守护童心融岁月,帮扶稚梦暖时光” 主题活动,为孩子们的暑假绘就了绚烂底色。起初怯生生的小家伙们,在队员们设计的趣味环节里慢慢敞开心扉:地图游戏中辨别方位,通用知识课上学习垃圾分类,中药贴画时用巧手拼贴自然之美。他们睁大眼睛听着秦岭的生态故事,用画笔将绿水青山定格在纸上。当离别前,孩子们拉着队员的衣角轻声说 “老师明年再来呀”,大家忽然懂得,这场相遇不仅带来了夏日欢歌,更在孩子们心间播下了热爱自然、憧憬远方的种子。
七日光阴如指间沙,离别时,花瓶子镇的青山水墨、村民的淳朴笑容、孩子们清澈的眼神,都成了队员们心中永不褪色的剪影。从前在课本里读乡村振兴,总觉隔着一层;如今脚踩泥土才明白,这份责任重逾千钧。
这群青年学子的实践,正是万千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切片。他们以脚步丈量乡土深浅,以专业赋能基层发展,在奉献中收获成长的馈赠,在实践中传递希望的火种。这份深植乡土的热忱与担当,终将化作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让宏伟蓝图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渐次铺展成眼前的实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洪毅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