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新疆政法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的“铁魂非遗筑梦人”实践团队,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走进唐锦书院,为当地少数民族小朋友开展了一场名为“巧手扭出五瓣花”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这场活动别开生面,将教育与乐趣巧妙融合。
此次活动围绕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和青少年美育展开。团队成员经过精心策划,选用操作简单且趣味性高的“扭扭棒”作为创作材料,带领小朋友们亲手制作象征美好与坚韧的“五片花瓣花朵”。活动伊始,团队成员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传统花卉文化及其美好的寓意,尤其讲解了五瓣花(像梅花、桃花等)在传统文化里的象征意义,如代表五福临门、坚韧不拔等,将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核巧妙地融入其中。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小朋友合影留念
到了实践环节,“小老师们”耐心讲解扭扭棒的使用技巧和花瓣的造型方法。小朋友们兴趣浓厚,在团队成员一对一的指导下,通过扭、弯、绕、组合等步骤,把一根根色彩鲜艳的扭扭棒,慢慢变成一片片灵动的花瓣,最终组合成一朵朵独具特色的“五瓣花”。活动现场氛围热烈,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创作的热情。
这次活动让少数民族小朋友在轻松有趣的动手过程中,直观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拉近了他们与非遗的距离,这得益于传统花卉文化元素与现代手工材料(扭扭棒)的结合。同时,以“做中学、玩中悟”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关注非遗传承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培养了未来的小使者。
图为小朋友积极进行手工制作
此外,团队成员与少数民族小朋友在共同创作中结下深厚友谊,促进了不同民族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情感融合,生动体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铁魂非遗筑梦人”团队发挥专业优势(信息网络安全学院学子在逻辑思维、动手能力、耐心细致等方面的特长),将服务社会、传承文化与自身成长相结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青春风采。
一朵朵用扭扭棒做的“五瓣花”,不仅在孩子们手中绽放,更在他们心里盛开。新疆政法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铁魂非遗筑梦人”团队的这次唐景书院之行,以创新形式和真挚热情,成功将非遗的种子播撒进少数民族儿童的心灵,用实际行动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了青春力量,也为这个暑期的“三下乡”实践增添了生动而温暖的一笔。
供稿|付帅
图片|李锴
审核|石丹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