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数字乡野:广东财经大学 “千家农户” 实践团20 村调研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2 19: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叶婧   阅读 3.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战略引领下,提升农民数字金融素养,已成为打通数字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的关键。2025年7月25日,广东财经大学“千家农户”实践团正式启程。这支由张凯副校长牵头,金融学院李容老师、经济学院鲁永刚老师联合深圳大学王一婕、熊瑜、李国庆与崔文杰4位博士生共同指导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组织22名广财青年学子深入广东省10组数字乡村试点村及其毗邻的非试点村开展田野调查。团队以5支调研小队分进合击,历时8天实地走访20个村落,累计完成千余份问卷与数十场访谈,只为精准描摹乡村数字素养与金融素养的真实图景,在稻田与巷陌间,触摸乡村最真实的数字温度。

20 村数字画像:产业底色与数字步伐的交响

20 个村落,如同 20 块拼图,共同构成广东乡村数字化进程的缩影。实践队用 “试点与非试点” 的对照视角,通过完成调查问卷,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画像。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走进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村落吧。

中山古一村:灯饰照亮数字路

在中山,古一村的数字故事与 “灯” 紧密相连。依托成熟的灯饰产业,大家早已习惯靠网络接全球订单,短视频宣传成了日常。“客人从抖音看到新款灯具,直接来考察,一年能多赚很多。” 一位村民的话,道出产业基础与数字应用的深度绑定。

图为古一村团队成员合照

茂名读岗村:“粤智助” 成 “新邻居”

在茂名读岗村,一位大娘转身指向墙上的 “粤智助” 社区服务自助机,语气满是亲切:“这机子比娃儿还有耐心!现在再也不用跑镇里了!” 作为数字乡村试点村,读岗村的数字化基建已悄然融入生活。

图为读岗村团队成员合照

汕尾桂望村:稻田里的数字渴望

与产业先发村不同,汕尾桂望村村民多以种植业为主。当被问及 “是否尝试过直播卖农货”,多数人笑着摇头:“种了一辈子田,不知道对着镜头该说啥。” 但这份陌生里藏着期待 —— 一位大爷指着手机说:“要是有人教我们用手机学施肥、找销路,肯定愿意学!”

图为桂望村团队成员合照

清远石下村:线下办事的 “踏实感”

清远石下村的村民对数字工具仍存些许顾虑。相邻的试点村塘面村,已通过 “村群通知 + 线上预审” 减少了村民跑腿次数,这种差异印证了实践队的发现:数字基建的 “硬投入” 之外,更需 “软引导” 消除村民的心理壁垒。

深圳大安村:深汕合作区的数字试验

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大安村,正探索 “农业 + 数字化” 的新路径。村民们通过镇里搭建的智慧农业平台,用手机查看农田湿度等,“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收成稳多了。”

金融素养光谱:从 “防诈盲区” 到 “风险明辨”

数字素养差异之外,金融素养光谱同样耐人寻味。在梅州泮坑村,实践队发现村支书会定期组织 “防诈唠嗑会”。“遇到电话推销高息投资,一口回绝 —— 这些都是‘唠嗑会’上学的。” 村民的清醒,源于常态化的金融科普。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委进行交流

而在一些村,“不是不想领福利,就怕点错了被骗。” 一位大婶的话道出了普遍困境:因缺乏系统指导,村民们对 “线上补贴申领”“小额信贷” 等政策既向往又胆怯,屡屡错失机会。这恰恰说明:金融素养的提升,需要的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像 “粤智助” 一样 “手把手” 的耐心引导。

差异中的共性:乡村对数字温度的共同渴望

20 个村落差异背后,藏着朴素共性:几乎所有村民都渴望拥抱数字生活。他们缺的不是学习意愿,而是 “接地气” 的指导 —— 就像读岗村的 “粤智助” 那样,“一步步教” ;他们盼的不是冰冷的政策文件,而是村头巷尾的 “常态化科普”,让防诈知识像家长里短一样自然传播。这份渴望,正是数字乡村建设最坚实的民意基础。

图为粤智助设备

从调研到赋能:让数字红利真正扎根乡土

8 天调研,实践队带回的不仅是千份问卷,更是沉甸甸的思考与行动方向。

从数据来看,试点村与产业先发村的数字应用能力更加出色:例如中山雍陌村的文旅服务已接入 “粤省事” 平台,游客可扫码预约景点;梅州泮坑村通过短视频宣传客家文化。一些传统种养村,则需筑牢 “数字技能 + 金融知识” 的基础。这些发现,将为《广东省数字乡村试点农民素养调研报告》提供核心依据,也将转化为给 10 个县(区)政府的定制化决策建议 —— 比如为老年人设计 “数字助老” 专项培训,为新型经营主体开发适配的金融产品。

当 20 个村落的故事汇入广东数字乡村的蓝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青年力量的赋能下,乡村的数字脉搏将跳动得更加有力,让农户们都能共享 “以数慧农、以数惠农” 的时代红利。

供稿:广东财经大学千家农户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叶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