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狮魂新'young'”暑期实践团走进吴中区甪直古镇与越溪街道,以笔墨为媒、以青春为桥,开启了一场非遗龙狮文化的传承创新之旅。团队通过探访艺术家、学习技艺、社区互动等形式,探索传统龙狮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创新表达与活态传承路径。
在甪直古镇川川的画工作室,实践团与醒狮绘画艺术家李世川先生展开深度对话。这位以马克笔唤醒传统醒狮的年轻艺术家,其作品《东方醒狮·觉醒之路》系列曾荣登2023 年《环球时报》“GLOBAL TIMES” 中国传统文化专刊,并在互联网上掀起“国潮醒狮”全球热潮,收获粉丝超200万,并在跨界联名、文化体验课等领域也取得了累累硕果。团队从匠心溯源、创作历程、传播破圈、未来展望四个维度展开对话。李世川先生介绍,其“东方醒狮・觉醒之路”系列作品根植红色文化,将醒狮精神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深度融合。
实践团成员采访川川画家
“作品要与时代同频,既要守住醒狮文化的魂,也要用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讲好故事。”李世川先生强调,非遗龙狮文化的年轻化传播,离不开创新与发展,需在传统内核与现代表达间找到共鸣点。李世川先生系统讲解了醒狮的文化特质:威猛的造型、灵动的眼神、祥瑞的寓意,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内涵。实践团成员现场观摩创作过程,只见马克笔在特制纸张上流转,金红相间的狮鬃仿佛随风飘动,传统祥云纹样与现代渐变技法完美融合。在李世川先生的指导下,成员们发挥创意进行绘画实践,李世川对作品给予肯定,并呼吁以马克笔绘画等年轻化方式推广龙狮文化。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非遗龙狮文化的精神内核,愈发坚定传承创新的决心。
实践团在古镇廊棚下举办“诗狮和鸣”快闪活动,铿锵诗句与跃动狮头剪影相映,千年水乡文化与青春创意碰撞,吸引游客驻足。龙狮主题诗朗诵以新颖形式深化民众对醒狮精神的认知,实现非遗与年轻态生活方式的多元联结。
川川画家与实践团成员、指导老师合照
转战越溪街道教育园社区后,团队策划“非遗进万家”系列活动。沉浸式体验区通过《雄狮少年》片段、太仓双凤镇非遗龙狮队影像、党员讲述苏州龙狮发祥地红色故事等内容,打造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堂。同时,团队开展马克笔醒狮绘画教学,在成员指导下,社区居民亲手绘制醒狮图案,现场互动热烈。一位参与的孩子表示:“看着笔下的醒狮鲜活起来,特别奇妙。”
社区党员分享故事
本次实践创新性构建“三维传承矩阵”:线下以工作室研学夯实技艺根基,社区活动培育传承土壤,线上依托AI技术实现传统平面艺术的现代转化,开发3D数字藏品,构建起“创作-传播-体验-再创作”的闭环生态。
“我们不是简单的技艺复刻,而是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共振频率。”实践团指导教师李梦雅表示,未来团队将深耕传统艺术及科技赋能的有机融合,以传统为基本,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创建数字媒体库,以新兴科技为翅膀,推动传统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与数字化传承。
实践团成员合照
文字|张雅彤,相泓宇,成禹霏
图片|夏若菡,花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平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