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兰州理工大学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精心组织师生实践团队,奔赴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开展了为期7天的“共绘新画卷——“共益设计”团队开展和美乡村‘微景观’营造”主题墙绘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墙绘为桥梁,将专业所学融入乡村建设,不仅美化了连城人居环境,更成为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认知课、专业技能实践课和理想信念教育课,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学子的青春风采与使命担当。 ▲图为实践队大合照
一、专业实践进乡土,设计智慧焕新颜
连城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自然风貌。学院实践团队立足专业特色,深入调研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脉与发展需求,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同学们顶着烈日酷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创作,克服环境与条件的挑战,将一面面原本单调或陈旧的墙体,精心设计、绘制成为承载连城故事、展现时代气象的文化艺术载体。作品主题是“历史文化传承”、“自然生态风光”两个维度,巧妙运用色彩构成、空间叙事、视觉符号等设计语言,创作出一系列构思新颖、主题鲜明、富有感染力的墙绘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显著提升了村镇的视觉形象与文化品位,成为吸引游客的“网红打卡点”,而且直观地诠释了“艺术设计服务人民、美化生活”的理念,是设计智慧赋能乡村公共空间重塑的生动实践。 ▲图为墙绘成果图1 ▲图为墙绘成果图2 ▲图为墙绘成果图3
二、实践砺炼真本领,知行合一育栋梁
本次“三下乡”墙绘活动,是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二课堂”。
1.深化专业认知,锤炼过硬技能
从方案构思、实地测绘、墙面处理到最终绘制,全过程考验并提升了同学们的空间尺度把握能力、环境协调能力、手绘与综合表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现场问题的工程思维。面对真实的乡村环境与墙体条件,课堂所学理论得以在实战中检验、深化与创新应用。
2.厚植乡土情怀,强化责任担当
在与当地干部群众的深入交流中,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脉搏,理解了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亲手为乡村增添色彩、提升风貌的经历,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设计服务社会、艺术回馈人民”的家国情怀与时代责任感,将个人专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连。
3.砥砺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
艰苦的创作环境、高强度的工作任务,是对同学们意志品质的磨砺。团队协作中,同学们互帮互助,分工明确,共同克服困难,有效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展现了兰理工学子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图为实践队成员顶着烈日作画 ▲图为实践队队员画墙绘挑灯夜战
4.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深入挖掘连城本地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设计创作的过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这既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也是一次文化创新实践,有效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坚定了以设计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的信念。
三、校地协同育新人,美育浸润促振兴
活动得到了永登县及连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校地双方紧密协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带队教师张老师表示:“‘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这次墙绘活动,让同学们走出‘象牙塔’,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自找苦吃’,不仅专业技能得到淬炼,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理解了设计的价值不仅在于美,更在于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深层意义。”连城镇相关负责人高度评价了实践团队的成果,认为墙绘作品极大地提升了村镇的文化内涵与整体形象,为连城镇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校地合作共促乡村发展的典范。 ▲图为当地政府领导来参观指导工作
一笔一画绘就青春担当,一墙一景承载振兴梦想。兰州理工大学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学子在永登连城的暑期社会实践,是一次以专业服务社会的真诚奉献,更是一次深刻的国情教育与自我成长。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和设计智慧,在连城的土地上留下了青春的印记,也在实践中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综合素养,明确了奋斗方向。此次活动圆满落幕,但设计学子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脚步永不停歇。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用设计的力量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青春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雪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