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春砂仁,点燃健康与振兴双引擎——广东药科大学“芡暖仁心”突击队走进怀集洽水

发布时间:2025-08-22 16: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何洁妍   阅读 4.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出征出发

队员们与卫生院院长进行访谈队员们下村入户进行走访调研。突击队成员与当地政府开展见面会。盛夏的粤西,青山叠翠。8月14日广东药科大学“芡暖仁心”突击队奔赴肇庆市怀集县洽水镇,以“中医药+慢病防治+乡村振兴”为主线,用跨学科“组合拳”为山区百姓送上“健康大礼包”,也为“百千万工程”写下青春注脚。

锚定需求:高校智慧与乡土期盼的共鸣


抵镇当日,指导老师庄文敏即率队与洽水镇党委对接。黄书记直言困境:山区交通不便,青壮年外流,留守多为老幼;发展受限于资金、人才、产业支撑,生态资源丰富却缺乏转化机制,难以形成可持续增长点。此番恳谈精准勾勒核心诉求,为实践定向导航。会后书记迅速协调村委会、卫生院及农户,为实践打通调研通道,奠定智力服务基础。

▲图为突击队成员与当地政府开展见面会

数据先行:勾勒慢病管理“需求图谱”

洽水镇卫生院伍院长揭示严峻现实:慢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卫生院虽构建“家庭医生团队+村医”的“村镇一体化”网络覆盖20村,定期随访筛查,但挑战突出:老年群体健康意识薄弱、依从性差;信息化滞后致数据整合难;预防体系薄弱,宣教覆盖有限。

为获取一手资料,队员深入村户。在八洞村,耐心向理解困难的阿婆解释问卷,细致记录生活习惯与健康影响因素。通过诊室观察、院落访谈与结构化问卷,团队系统描摹出山区慢病防治“需求图谱”。

图为队员们下村入户进行走访调研

聚焦当地资源:解锁春砂仁“健康+经济”密码

当地莫老中医阐述春砂仁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村民常用其缓解胃痛、消化不良),为团队点亮方向。怀集特产春砂仁的药用价值与当地慢病防治需求高度契合,成为破题关键。

团队联合村委专项调研,发放问卷40份。发现八洞村为春砂仁核心种植区,村民常以泡酒、煲汤等方式用于肠胃保健。但认知断层明显:部分村民“知其名而不知其用”,担忧安全性;年轻一代更倾向成品药。“锁定春砂仁‘认知不足、附加值低’痛点是团队活动立足点。”团队负责人强调。

据此,团队启动计划:携样本进行成分分析明确核心药效物质;设计易推广的代茶饮、药膳包产品方案;长远构想打造“中医药健康小镇”品牌,深挖商业价值,激活产业潜能。

▲图为队员们与卫生院院长进行访谈

构筑长效机制:探索“以产养医”振兴闭环

实践深入,团队洞察基层医疗另一痛点:人才短缺,村医专业培训亟待加强。

“芡暖仁心”突击队规划后续行动:启动“大学生村医宣讲计划”,激励医学生投身基层。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将春砂仁产业培育视为长效引擎——构想完整产业链(种植、加工、销售)。预期三重效益:创造就业吸引青年返乡;产业收益反哺基层医疗,专项支持村医能力提升与健康宣教,实现“产业支撑医疗,医疗护航健康,健康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循环。

连日奔忙,团队足迹遍及洽水田间地头与农家院落,务求服务精准实效。

实践总结:一粒砂仁承载的青春担当

一粒春砂仁,承载着山区百姓健康希望与乡村振兴梦想;一支突击队,书写乡村振兴答卷。广东药科大学“芡暖仁心”突击队将继续以跨学科智慧,为怀集、为广东、为健康中国贡献“广药大方案”。

此行收获,远超问卷与样本。队员们深刻领悟“乡村振兴”要义:在于高校智慧与乡土资源的深度融合,在于青年扎根基层的躬身担当。征程未竟,步履不息。以中医药守护健康,以专业所学助力振兴,正是对“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铿锵回响。在怀集青山绿水间,青春与乡土的相遇,正赋予春砂仁新生,也让振兴画卷在实干中铺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洁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