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集安参乡,探寻古道技艺——南中医学子赴吉林集安开展野山参产业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22 10: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贤   阅读 5.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宋贤)为深入了解中医药产业一线实况,2025年8月16日,南京中医药大学脉络寻源实践团赴吉林省集安市,对北纬四十一度参业有限公司开展中草药产业专项调研。本次活动以“探寻药材脉络,传承古法技艺”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度访谈,聚焦人参种植、加工工艺与现代产业融合路径,为中医药学子搭建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平台。

一、深入种植基地:探究野生人参的生长奥秘

实践团首站抵达企业的标准化人参种植基地。在技术人员的详细讲解下,青年学子系统学习了不同品类人参的生长特性与管理要求。学子们俯身观察林下参的生长环境,对比野山参、林下参和园参在土壤成分、遮荫条件和生长周期等方面的差异,亲手测量土壤酸碱度并记录参苗生长数据,切身感受到古法种植中蕴含的生态智慧。通过实地观察和动手实践,学子们对人参与生长环境的共生关系有了更直观的认知,深刻体悟了道地药材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参观加工区域:体验古今融合的炮制工艺

在加工区域,学子们见证了传统炮制技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企业既保留自然晾晒、手工分选等传统工序,又引入现代化设备控制温湿度与灭菌条件,在保障高效标准化生产的同时锁住药材活性。车间内,从清洗、分级到低温干燥的全流程,清晰展现了“古法为核,科技赋能”的融合思路。

随后开展的两场访谈进一步拓宽了调研深度。首场访谈聚焦中药房业务与品质控制体系。企业总经理介绍:公司药材主要供应本地药店及“中国澳洋野山参交易市场”,近年来消费者对药材溯源与品质关注度显著提升。为应对行业挑战,企业构建了覆盖种植、采收、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质控体系,采用色谱检测、DNA条形码等技术鉴别药材真伪,并通过区块链平台向消费者开放溯源查询,真正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


第二场访谈围绕人参的古法种植技艺传承与行业人才培养展开。企业代表详述其在土壤保育、病虫害绿色防治等环节沿用的传统技艺,并邀请四十余年种植经验的老参农现场展示“看土识参”的绝活。针对学子们关心的职业发展问题,总经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建议青年学子既要夯实中药学、栽培学等专业基础,也要主动深入产区和市场:“中药材行业需要既精理论又善实践、既传承技艺又敢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调研尾声,实践团成员分组完成了人参样品分类和品质评价的实操考核,尝试运用一日所学,综合判断参品年份、产地和加工方式。双方还就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等议题初步交换意见。

本次调研活动通过多环节实地参与和面对面交流,帮助青年学子深入理解人参全产业链运作机制、传统技艺的现实应用与企业的创新理念。活动强化了学子们对中医药产业的认识,也为后续校企协同育人与产学研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彰显出新一代青年助力中医药传承发展的责任担当与行动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仲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