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邓双) 2025年7月12日至17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荔月同乡实践团赴茂名高州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访谈当地合作社、收购点和强村公司、参观加工厂、田头小站等方式,聆听一颗颗“丹荔”背后的产业故事。
▲图为拍摄的田头小站 通讯员 邓双 供图
从枝头到车间:荔枝的保鲜之旅
强村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团队成员,荔枝摘下来后很快就会开始变黑变味。田头小站将采摘后的荔枝立即被送往田头小站,通过快速预冷技术,在20分钟内将果心温度从30℃降至5℃,锁住新鲜。这样不仅能锁住鲜甜,还能让荔枝保持漂亮的红艳外观,延长保鲜时间。“经过处理的荔枝,48小时后依然能保持新鲜口感。”工作人员指着正在运作的设备说道。
预冷后的荔枝接着被运往合作社的分拣中心。在这里,工人们正忙着将荔枝按大小、糖度进行分级。“特级果要送去和王老吉合作的生产线,一级果走电商渠道,二级果用来做荔枝干。”最引人注目的瑕疵,光谱仪则精准测量糖度,合格的产品才会进入精品包装区。
▲图为荔月同乡实践团成员访谈强村公司工作人员 通讯员 邓双 供图
深加工车间:荔枝的华丽变身
走出分拣中心,在王老吉的“荔小吉”专属车间里,去核去皮后的荔枝果肉正在低温环境下被榨成果汁。车间负责人表示,这条生产线每天能处理200吨鲜果,年产饮料3万吨。隔壁的烘焙车间则飘着浓郁的果香,工人们正在翻动竹筛上的荔枝干。
在园区的副产品车间,队员们看到了荔枝的“全身都是宝”:荔枝核被提取制作精油,荔枝花烘干后做成养生花茶,连残次果都用来发酵果醋。“以前这些荔枝基本都是扔掉,现在都能变成钱。”经过深加工,荔枝的价值能翻好几番。
▲图为荔小吉饮料 通讯员 邓双 供图
青年视角:见证产业升级
此次调研中,“荔月同乡”实践队通过实地跟拍、数据采集、深度访谈等方式,全程见证了柏桥村荔枝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加工的转型升级。团队将持续关注荔枝产业链的发展创新,用青年视角记录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农产品价值提升贡献智慧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郝一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