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彭阳县的青山绿水之间,一颗颗小小的山桃核、杏核正悄然经历一场“价值革命”。7月25日至30日,宁夏大学“核力无穷帮帮团”的同学们深入彭阳县古城镇、新集乡等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用专业知识为当地传统果核产业赋能,让这些曾经被低估的“山间宝藏”焕发新的生机。
深入产业一线,把脉问诊找痛点
实践团队采用“全链条调研法”,从种植、采收、收购到加工,对彭阳果核产业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古城镇农贸市场,队员们设立“农技科普驿站”,发放精心编印的种植技术手册,并用当地方言与农户深入交流。
图为实践成员为当地农户发放宣传手册
“好核卖不出好价”,这是果农们最大的心病。团队成员肖茹芸在调研笔记中写道:“看到老乡们捧着品质上乘的果核却只能卖出普通价格,我们深感必须为他们做点什么。”
云端问诊,破解技术难题
面对农户的技术困惑,团队创新打造“专家-农户-青年”三维帮扶体系。通过抖音直播平台,队员们连线农业专家,开展“云端问诊会”。镜头前,专家针对山地果树种植的特点,详细讲解修剪技巧、病虫害防治等实用知识;镜头后,队员们实时翻译解说,确保每位农户都能听懂、学会。
“这种讲座接地气,听得明白!”一位参加直播的果农高兴地说,“专家讲的保墒方法,第二天我就用上了。”
图为实践成员在田间地头开展线上直播
童心筑梦,播撒产业希望
在新集乡爱心托管班,队员们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果核科普小课堂”。通过“桃核手链DIY”、“果树生长周期图”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家乡特产的价值。
“原来这些果核还能做成漂亮的手链和工艺品!”一位小女孩兴奋地展示着自己制作的手链。孩子们将这些手链带回家中,也成为传播果核价值的“小小代言人”。
图为实践成员为小朋友们佩戴山桃核手链
对接渠道,打通产销关键环节
团队先后走访了彭阳县多家果核加工企业,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标准。在宁夏云雾山庄果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队员们详细记录了从鲜果采摘到果脯加工、果核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图为实践成员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交谈
“我们发现,通过深加工,果核价值可以提升3-5倍。”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帮助农户对接优质收购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好果子真正卖出好价钱。”
青春答卷,写在乡村振兴大地上
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白天奔波于田间地头,晚上整理调研资料、策划第二天的活动。他们的手掌磨出了茧子,衣衫被汗水浸透,但看到老乡们脸上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前行的动力。
“这次实践让我们真正理解了‘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深刻含义。”一位队员在总结中写道,“我们将继续关注彭阳果核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夕阳西下,彭阳的山坳里果树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夏天发生的动人故事。宁夏大学的学子们用知识和热情,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乡村振兴的路上多了青春的足迹和温度。
图为实践成员与小朋友们的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艳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