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融辉铸忆”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1905文化创意产业园与重型文化广场,开展了一场将实地调研、文化传播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分队成员们以青春之力扎根基层,在工业遗产活化现场与公共文化空间中,不仅探寻了城市文化发展脉络,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年责任。
图 1 图为分队成员合照 张晨曦供图
访1905产业园:探寻工业遗产活力
在1905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实践团成员们围绕“工业遗产活化与文化创新”主题展开调研。通过走访园区内的艺术工作室、非遗展厅和创意市集,与创业者、手艺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老厂房改造中的设计理念、文化传承与商业运营模式。同学们还协助园区工作人员整理历史资料,为游客讲解工业遗产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老工业基地在文化创新中的新生力量。
图 2 图为1905产业园地图导览 张晨曦供图
“这些锈迹斑斑的机床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文化的独特符号。”实践团成员张晨曦感叹道,“看着老厂房变身艺术空间,我真切体会到文化创新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驻文化广场:挖掘工业基因文化
在重型文化广场,三下乡团队将目光投向工业文化的公共传播与社区浸润。团队结合广场工业主题背景,策划了“工业文化小课堂”,通过老照片展播、工业故事分享等形式,向居民讲述城市工业发展历程;同时开展“工业元素创意手工”体验活动,引导市民用废旧零件制作文创作品,感受工业美学与生活创意的融合魅力。
图 3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参观调研 张晨曦供图
此外,同学们还针对广场工业文化氛围营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收集居民对工业主题公共服务的需求建议,为广场深化工业文化内涵提供了青春思路。活动中,充满工业特色的互动体验吸引了老少市民参与,让工业文化在欢声笑语中走进生活。
实践砺成长:青春在服务中闪光
在调研的尾声中,实践团队员张晨曦表示:“1905产业园的文化创新与重型文化广场的公共服务,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切面。让我们在实践中观察、体验、参与,不仅能深化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我们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图 4 图为分队成员合影 张晨曦供图
三下乡中觅星火,一腔热血绘山河,分队成员们在实践中寻访工业文化,在服务中深化爱国热情。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学习动力,在服务社会中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禹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