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力量守护儿童的夏日暖阳——西安培华学院“心愿入乡 关爱入户”青年大学生团队三下乡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5-08-21 21: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蔡钰婷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通讯员:蔡钰婷)7月3日至13日,西安培华学院“心愿入乡 关爱入户”志愿服务队的8名大学生志愿者,在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城关街道崔家河村及崔家河社区开展了为期十一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关爱留守儿童”核心主题,团队通过多样化服务,为当地孩子送去温暖与知识,也在实践中践行了青年担当。


课堂传知:安全种子扎根童心

活动以“禾苗小课堂”拉开序幕。志愿者们不仅带来绘画、故事等趣味内容,更聚焦实用知识——通过零食包装讲解食品配料表,教孩子们识别有害成分、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用图片与互动问答解析交通图标,让“红灯停、绿灯行”等安全规则深植于心。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课后还主动展示手绘的交通标志,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求与吸收。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讲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物资传递:爱心暖流浸润乡村

团队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开展衣物捐赠活动。经过分类、清洗、消毒的衣物整齐陈列,志愿者与爱心人士耐心为孩子们挑选合适的衣物,从透气的T恤到保暖的外套,件件承载着关怀。拿到新衣物的孩子脸上洋溢着笑容,有的当场试穿,用稚嫩的“谢谢”回应这份善意,让社会温情在乡村传递。

图为志愿者和家长们为小朋友挑选衣物。

入户关怀:用陪伴填补情感空缺

志愿者与社会爱心人士、指导老师分阶段开展入户走访。从初次与孩子拉近距离、倾听心事,到在指导老师带领下精准了解需求——记录孩子想要的科普书籍、需要辅导的学科,甚至协调社区改善困难家庭孩子的学习环境,志愿者们用面对面的陪伴、心贴心的交流,一点点融化留守儿童的拘谨,成为他们愿意倾诉的“大朋友”。

图为志愿者与爱心人士一同到留守儿童家中。

图为志愿者与指导老师走访留守儿童家中并了解家庭情况。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拼接积木。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辅导暑假作业。

科学启蒙:好奇心在实验中绽放

社区活动室里的“趣味科学课”成了孩子们的最爱。高锰酸钾氧化还原实验中,液体变色的瞬间引发阵阵惊叹;非牛顿流体“遇强则强”的特性,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神奇。志愿者用通俗语言讲解原理,鼓励孩子们记录实验现象,一颗颗探索未知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悄然萌芽。

图为老师为小朋友们制作高锰酸钾氧化还原实验。

图为志愿者与老师为小朋友们制作非牛顿流体实验。

红色铸魂: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活动尾声,团队走进烈士陵园与陕北公学旧址。在烈士陵园,大家聆听革命先烈为旬邑解放奋斗的事迹,默默缅怀先辈奉献;在陕北公学旧址,泛黄的史料与简陋的教具,诉说着革命年代学子“为救国而读书”的担当。这场红色研学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更坚定了用行动传递关爱的决心。

图为志愿者参观陕北公学旧址并认真学习。

图为志愿者们在陕北公学旧址合影留念

在实践活动中,8名志愿者用知识守护成长,用物资传递温暖,用陪伴填补空缺,用科学点燃好奇,用历史滋养初心。他们不仅为崔家河的留守儿童留下了一个充实的夏天,更在服务中理解了“关爱”的深层含义。团队表示,将把此次经历化作动力,持续关注留守儿童群体,让“心愿入乡 关爱入户”的承诺在青春接力中不断延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钰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