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朱冠屹、魏丽鑫) 烙铁为笔绘乾坤,青春作墨传非遗。近日,哈尔滨华德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薪火烙艺逐梦团”青年学子开启“葫芦烙韵·青春薪传”暑期实践之旅,走进烙画葫芦非遗传承地,以沉浸式体验与深度实践,探寻非遗技艺的传承密码,让千年烙画艺术在青年一代手中焕发新生。
▲图为“薪火烙艺逐梦团”青年学子与王猛老师合影
烙艺殊荣:匠人深耕结硕果
“薪火烙艺逐梦团” 开启 “葫芦烙韵・青春薪传” 之旅,踏入非遗传承地,首探非遗传承人王猛荣誉 —— 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葫芦艺术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授予其非遗传承奖项,这是对他多年深耕烙画、技艺精湛的肯定。王猛老师以烙铁为笔,在葫芦上绘就乾坤,火星跃动间,民俗万象、山水诗意尽显。交流时,他详述烙画传承脉络,从起源到创新,让此次三下乡的青年队员们懂得了这门技艺承载的文化重量,青春力量自此与非遗传承根脉相连 。
▲图为王猛老师所获奖项
珍品观览:指尖摩挲文化痕
在 “葫芦烙韵・青春薪传” 实践里,团队成员沉浸式赏烙画葫芦佳作。王猛老师的作品,传统题材藏岁月文化符号,传递美好祈愿;现代创意融时代活力,新颖别致。队员们持参观证书,似握文化宝库密钥,细品纹理情感。实践意义具象 —— 这是非遗传承接力棒,触摸间悟文化价值,燃守护非遗热忱 。
▲图为学子们欣赏非遗传承荣誉证书
▲图为观赏烙画作品”黑悟空神话“
▲图为青年学子观赏烙画作品
专属烙制:匠心铸就青春忆
投身 “葫芦烙韵・青春薪传” 计划,团队在传承地获独特印记。老师的饱含热忱与技艺,为团队打造专属烙画葫芦。创作时,融入青春、传承元素,烙铁游走倾注期许。队员接过作品,如接传承火种。参观证书见证探索,专属葫芦成实践注脚,未来凝望它,忆非遗对话时刻,传烙画魅力,让青春与匠心共绽光彩 。
▲图为学子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
▲图为王猛老师为”薪火烙艺逐梦团“青年学子们制作的礼物
青春践行:传承征途共奋进
探烙画葫芦非遗,是青春与传统文化的奔赴。团队以脚步量传承路,交流中听非遗絮语,赏鉴里感文化厚重,借专属葫芦留实践温度。活动落幕,传承火种在队员心燃烧。收获证书、珍藏作品,明晰传承使命。未来,团队以青春为舟,借创意传播等方式,让更多人识烙画美,使非遗在青春践行中绽光,续传承新篇 。
▲图为学子们与老师共同包装礼物
此次“三下乡” 活动,于 “薪火烙艺逐梦团” 而言,是探寻烙画葫芦非遗文化的珍贵之旅,更是青春与非遗传承的 “双向奔赴”。活动结束后,团队收获了传承地的认可,这份肯定,是对探寻非遗、传播文化努力的莫大鼓舞。“薪火烙艺逐梦团” 将继续以传承为帆,把烙画葫芦非遗的独特魅力、传承故事细细记录,将这些饱含温度的见闻与感悟分享给更多人,用青春的热忱与担当,为非遗传承添一份光、加一份热,让烙画葫芦这颗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魏丽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