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流芳,思政育人 | 从残奥银牌到助残先锋:泳道内外的生命接力——刘赟涛口述史

发布时间:2025-08-21 16: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乐晴、龚玉文   阅读 50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余乐晴)在传统历史叙事中,残障群体的生命经验长期被边缘化,而国家“十四五”残疾人保障规划明确提出“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亦倡导“残障群体自主发声”。当前,残障议题作为社会文明标尺的价值日益凸显,但学界对其个体奋斗史的系统性记录仍存空白。

在这个夏天,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红韵流芳”思政育人实践队聚焦里约残奥会银牌得主刘赟涛、丹阳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赵正元、丹阳市“残疾人创业之星”杨小辉,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历程,通过口述史形式解构“生理局限-社会支持-个体突破”的互动关系,既响应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的政策导向,亦填补特殊群体生命叙事的研究缺口。

从残奥银牌到助残先锋:泳道内外的生命接力——刘赟涛口述史

▲图为刘赟涛获里约残奥会银牌(丹阳新闻)

幼年与病痛相伴的刘赟涛,在泳池中找到了人生方向。每一次划水都是与自我的较量,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让他从病痛少年蜕变为泳坛骁将,最终在国际赛场勇夺银牌,让世界见证了他的力量。

命运的考验在 2018 年降临,罕见病迫使他告别赛场。但他未沉溺失落,将曾经收获的温暖转化为助人之力,创办残疾人公益服务社。他以耐心与爱心教授残障儿童游泳,既是教练也是引路人。用亲身经历鼓励孩子直面困难,用专业指导帮他们在水中找回自信,用温暖打开一个个封闭的世界,为孩子们点亮希望。

时光不负有心人,积极治疗让他身体渐愈。当再次站在泳池边,熟悉的热爱重新涌动,他重返泳池,完成从泳坛骁将到助残先锋再回泳坛的闭环。如今的他对游泳有了更深理解,泳池既是竞技赛场,更是梦想载体。公益经历让他更懂责任与担当,在享受游泳乐趣的同时,从未停下公益脚步。

泳道里的畅游是对生命的致敬,公益路上的付出是对社会的回馈。刘赟涛用坚韧写强者之歌,用爱心释回馈真谛,泳道与公益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温暖篇章。

(视频剪辑:龚玉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乐晴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