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6日,苏州城市学院“乡村振兴实践机制”研究团队赴苏州市虎丘区苏绣小镇,开展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沉浸体验等方式,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的传承创新之路。
团队合影
创新融合探新路匠心传承谱新篇
苏绣小镇积极探索“非遗+科技+产业”发展模式。2023年,总书记称赞苏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韧性与定力”,为非遗传承指明方向。调研中,团队记录下诸多动人故事:绣娘周丽琴曾用19天绣制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肖像,创新融入院士格言装裱,作品获高度评价;郁丽勤母女两代传承,女儿吕小怡辞去工作回归刺绣,推动“个性化创意苏绣”项目,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
同学们向苏绣小镇的绣娘随机调研
同学们向苏绣小镇的苏绣品商店随机调研
青春力量注活力跨界融合向未来
“要用年轻人的语言讲好非遗故事。”90后传承人张黎星将AI动画融入创作,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远销海外。面对乡村振兴课题,她以镇湖街道为例,指出苏绣与文旅融合正带动居民就业增收。采访尾声,她寄语爱好者:“在坚守热爱中创新,未来属于你们”——这句话不仅是鼓励,更是新一代传承人连接千年技艺与当代生活的精神注脚。
参观卢福英刺绣艺术馆
采访苏绣传承人张黎星结语
调研显示,新一代传承人正以创新思维激活古老技艺。当传统工艺遇见现代设计,当非遗文化链接乡村振兴,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充分证明:扎根民间的文化瑰宝,必将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苏州城市学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平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