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微草支教团奔赴灵川支教:五育润乡土,微草暖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20 22: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杰睿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7月的广西灵川县公平乡中心校,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孩子们的手工纸板上——这是苏州大学微草支教团扎根支教的第十三个夏天。从2013年至今,这支以建筑学专业为特色的支教团队,紧扣“五育并举”理念,在课程中、在操场里、在画布上播撒知识与希望的种子,更在朝夕相处中让师生情谊慢慢发芽。

课程中:初相识,播种专业基因

微草支教团在教授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同时,深耕建筑学专业特色,融入五育,让课堂成了师生相遇的第一个路口。

第一堂“手工搭建”课上,孩子们从好奇地摆弄手工纸板,到专注裁切起自己心仪的图案;支教团成员从局促地站上讲台,到自然地走进课桌旁。这简单的变化里,藏着从陌生到靠近的温度。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投入创作,鲸鱼、小鹿、小兔子的剪影在指尖渐显,创意模型慢慢成型,空间思维也在这一次次剪裁与拼合中得到了锻炼。

图为支教团成员在手工搭建课上与孩子亲切互动。零巧供图

除此之外,团队还设置了“乡村美育”“舞韵传承”等课程。“乡村美育”课扎根乡土,孩子们采集树叶制作面具,临摹壮锦纹样填充色彩,让自然肌理与民族文化在创作中碰撞交融;“舞韵传承”课上,支教团成员带领孩子们舒展肢体,随着音乐的韵律扭腰踏脚,在灵动舞姿中触摸民族文化的温度。

“我看他们做剪纸动物,涂壮锦纹样,才明白不是我们在帮他们,是这些小朋友,正用天真慢慢化开我心里的硬壳。”微草支教团成员李柯男说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五育润心,不只是单向的浇灌,还反过来滋润了每一个成员的初心。

操场里:成伙伴,书写活力诗篇

7月12日的趣味运动会,在体育中加深了师生默契,更让师生从“师生”变成了“并肩的伙伴”。

“搭桥”比赛中,孩子们手拉手搭成“人桥”,有时人数是单数,支教团成员便加入其中一同搭“桥”,双腿微蹲着竭力与孩子们保持平衡;套圈项目的九宫格外,总有孩子们瞄准的身影,成员站在侧后方,悄悄观察着孩子们瞄准的位置。跳大绳时,成员摇绳的节奏渐渐与孩子们的跳跃合拍,3分钟里,计数声从“1、2、3”变成“加油!再跳一个!”;跑道上,红白接力棒传递时,总有“慢一点,稳着传”的叮嘱。这场激烈竞争的运动会,却更像一张拼图——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片,紧紧地连在一起。

图为支教团成员与孩子们一同搭桥。张雅雯 供图

当最后一组冲过终点,孩子们汗湿的脸上分不清是阳光还是笑容,成员们望着他们攥紧的接力棒,忽然明白,“有些东西,比胜负更重要。”

画布上:结真情,童心飘向未来

7月18日,在建筑启蒙夏令营闭营仪式暨成果展上,一幅由支教团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创作的大画布吸引了在场领导、老师和家长驻足。这幅凝聚着这几天情谊的作品,成了当天最动人的焦点。

图为支教团成员与孩子们共创的大画布。王小蔚 供图

这幅画布是在趣味运动会结束后——经过短暂休息的孩子们走进教室,和支教团成员一起完成的。一边成员们正专注地为画布填色:暖黄色的沙滩、七色的彩虹弧线、手牵手的人群轮廓,都在成员们的笔下渐渐成形;另一边孩子们则围站在画布旁,认真地将心愿写在星形卡纸上,等画布主体完成后,再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它们贴进画中的漂流瓶里。

卡纸上,“想去清华北大读书”“要像老师一样教书育人”“要在家乡盖房子”……这些稚嫩的笔迹,既展现了孩子们的童真憧憬,也串联起这些天的难忘瞬间点点滴滴。

图为色彩共创的大画布上孩子们的贴纸内容。张雅雯 供图

这幅师生共创的美育作品,不仅是本次成果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微草支教团与孩子们共度美好时光的见证,直观呈现了此次夏令营14天中五育并举与师生交融的双重成果。

微草不微,五育长青

“十几天短得装不下任何承诺,却足够让某些转变悄然扎根,”微草支教团成员何实说,“不论我们是否能想象到林荫蔚然,藤蔓攀过围墙,总有某双眼睛能借我们的肩膀,望见山外第一缕破晓弧光。”

微草支教团从2017年起已连续八年扎根灵川,始终秉持“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引导孩子”的初心,在坚守中不断精进。孩子们的心愿里藏着对未来的向往,支教成员的牵挂中裹着对乡土的深情;而这份师生双向成长的实践,正是苏大青年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五育长青,初心不辍,更多“微草”正在乡土间生长,架起乡村振兴的希望之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杰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