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作为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承载着亿万农民的乡愁与梦想,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不仅是时代的强音,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任务。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伟大号召,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发布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25年8月1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朝曦”禁毒公益宣讲团暨“青葵”计划实践团,跨越千山万水,远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盖宝村,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暑期“三下乡”实践之旅。实践团凭借坚定的信念,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用脚步丈量民意,用汗水体察民情,为实现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
踏遍乡野探民情
实践团队抵达盖宝村后,在村长的悉心引领下,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深入到一户户村民家中。怀着诚挚的关怀,与村民倾心交谈,仔细了解每一个家庭的成员构成、收入状况以及身体康健情况。对于那些家中有小孩的困境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实践团不仅给予了物质上的援助,更送上了温暖的关怀与鼓励。随后,在村民的热心指引下,实践团又踏上了狭窄陡峭的小路,前往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实践团详细询问每年的收成情况,还亲自参与农作物的收割,感受着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记录下村民对乡村振兴政策的切身体会和殷切期待,每一个数据、每一句心声,都成为他们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的宝贵资料。
深耕文化传薪火
乡村振兴,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强大护航力量。乡村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精神价值,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入口。盖宝村,作为侗族聚居的美丽村落,拥有着众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绣文化,以及深受村民喜爱的斗牛文化和充满活力的村BA文化。
侗族刺绣,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刺绣中的重要分支,是一种极具艺术魅力的工艺技法。它以引针穿刺为手段,将五彩斑斓的丝线或棉线巧妙地附着在织物表面,构成一幅幅精美绝伦、寓意深远的图案纹样。实践团成员们有幸与当地绣娘深入交流,聆听侗绣背后的悠久历史和动人故事,亲眼见证侗绣的制作过程,欣赏那些美轮美奂的侗绣作品。一针一线,都凝聚着侗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一纹一样,都诉说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精神追求。
在盖宝村源远流长的斗牛文化,是侗族人民勇敢、拼搏精神的生动体现。实践团在调研期间,有幸观赏到一场精彩绝伦的斗牛比赛。赛场上,公牛们勇猛无畏的较量、观众们热情高涨的呐喊,都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感染力。后来,在带领村里小朋友制作禁毒手抄报时,实践团巧妙地将斗牛文化融入其中,让禁毒宣传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不仅使禁毒知识更具乡土气息,易于村民接受,也为斗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一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村BA文化,作为盖宝村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全民体育文化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村男女老少的积极参与。实践团依托“盖宝超级星期六”活动,以一场与尚重党政队的精彩篮球赛为契机,深入了解村BA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比赛现场,实践团成员们被村民们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所深深打动。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实践团还安排成员积极配合村政府,承担起交通管控、秩序维护等重要工作,不畏烈日炎炎,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为村BA文化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与村民的深厚情谊。
匠心授课启心智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培育好本土人才是吸引其他人才的关键,基于此,实践团在盖宝村开展了多课时的支教活动,精心设置了兴趣课和普法课两大课程类型,旨在启迪孩子们的心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风筝课上,实践团老师别出心裁,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风筝历史讲授和风筝组装,而是以“放松心情·放飞梦想”为主题,引导小朋友们将内心的烦恼或者对未来的梦想写到风筝上。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实践团能够更好地关注小朋友们的心理状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让小朋友们在这个过程中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勇敢地追逐梦想,为自己的人生树立目标。
此外,实践团还开展了一堂别具一格的体育课——队列训练和警体课。在训练过程中,小朋友们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展现出了蓬勃的朝气与活力。通过沉浸式体验警校生活,小朋友们不仅锻炼了体魄,更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责任心和担当感,让他们从小树立起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防溺水、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也是实践团支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团成员们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趣味十足的互动游戏,向小朋友们传授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为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体现了实践团对孩子们安全快乐成长的殷切希冀。从普法知识的传授到兴趣特长的培养,实践团用心耕耘,用爱浇灌,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在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家乡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材。
“青葵”计划实践团扎根基层,深入一线,以实际行动感受和助力乡村振兴。这不仅是警校生服务人民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他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责任担当的有力诠释。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将理论知识与实地体验紧密结合,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不仅涉及经济层面的振兴,更是文化、生态、社会等多维度的协同发展。未来,实践团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为实现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他们的壮丽篇章 。
撰稿人:李琴
供图:燕阳 陆文凭
通讯员:张志广 杨尧麟
审核:刘继荣 檀玉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贺彦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