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情▪中国梦”|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井冈红纪研学社”全国大学生暑期 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四)

发布时间:2025-08-20 14: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欣鸿 钟飞扬 黄欣欣   阅读 8.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李欣鸿 钟飞扬)为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锻炼实践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由团中央青年发展指挥部指导、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办的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组织青年学子以“理论武装+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研修+实地调查+课题研究”的形式走进井冈山,循迹革命历史,感悟精神伟力。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井冈红纪研学社”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团委书记带领下,由自治区、校、院青马学员代表及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代表组成的16名师生团队前往江西井冈山市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以“井冈情·中国梦”为主题的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为此,特推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井冈红纪研学社”分享栏目,展示团队调研经验和成果,共同领略炽热的“井冈情”与深沉的“中国梦”。

8月8日,广西师范大学“井冈红纪研学社”实践团队在调研行程中继续追寻红色足迹,于荆竹山雷打石探寻“三大纪律”起源,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剖析纪律条文发展,至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体悟伟人革命征程,在旧址与史料间穿梭,让井冈山革命纪律精神与红色基因持续浸润成员心灵,凝聚前行力量。

荆竹寻根▪雷石听令知纪源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井冈红纪研学社”实践团队首站抵达荆竹山雷打石探寻人民军队纪律建设的源头。苍翠松柏环抱的雷打石静卧山间,石身斑驳的纹路似镌刻着岁月的印记,成员们驻足凝视,耳畔仿佛回荡着当年宣布纪律时的庄严声浪。石旁的解说牌清晰镌刻着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此向部队宣布“三大纪律”的史实:“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的朴素话语,为人民军队纪律建设奠定了基石。成员们在雷打石前集体诵读纪律条文,深刻体会“纪律是革命胜利的保证”这一革命真理。正是这如磐铁纪,让革命队伍凝聚军心、赢得民心,成为井冈山精神中“纪律严明”的生动注脚。从巨石的沉默见证到历史文字的静心品读,成员们将这份对纪律的敬畏之心化为研学路上的行动自觉。


(图为钟叶宽老师队员讲解“三大纪律”来源 陈慧芳供图)

井博探纪▪史物循章察纪程

下午,实践队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史料海洋中梳理纪律演进脉络。踏入井冈山博物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从早期红军简单质朴的行动规范,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一系统完备的纪律体系,每一份史料都生动地呈现出革命纪律不断成长、完善的清晰轨迹。实践队仔细阅览纪律条文手稿以及磨损的布告原件,从条文变化中领悟先辈以制度智慧筑牢队伍根基的深远考量。本次参观激励成员们从革命纪律历史细节中汲取精神力量,让红色纪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实践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合影留念 陈慧芳供图)

茨坪瞻旧居▪领袖遗风续纪魂

最后,实践队走进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感悟领袖的纪律坚守。旧居简陋的木桌、补丁的被褥、墙上“艰苦奋斗”的题词以及资料中毛泽东同志与战士同吃同住、严守军民约定的事迹,都在无声诉说着时代伟人以身作则、恪守纪律的自律故事。在这里,毛泽东同志起草了《井冈山的斗争》,系统总结根据地创建经验,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同时,多次召开党、政、军重要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以坚定的革命意志与卓越智慧为革命纪律的贯彻执行树立典范,从生活细节到战略决策,领袖遗风无不彰显纪律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学习 陈慧芳供图)

本次井冈之行,实践团队在红色足迹中实现了对革命纪律精神的立体感悟,这份浸润心灵的纪律力量,不仅是历史馈赠的精神财富,更是当代青年砥砺前行的行动指南。作为青马学员与青年学子,团队成员将把井冈山上汲取的纪律自觉熔铸成躬身实干的青春实践,以“铁纪”铸魂、以初心筑梦,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书写新时代的“井冈答卷”。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陈慧芳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欣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