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布与星光:何功伟村的暑期国旗课堂

发布时间:2025-08-20 11: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段筠竹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在恩施市何功伟村的村委会活动室里,几张课桌椅被拼成了长条形的操作台。湖北恩施学院临床医学院的5名队员正忙着拆纸箱,里面露出的红布、黄纸和塑料胶棒,让趴在窗台上的几个孩子小声议论起来。“是要做手工吗?”10岁的小雨扒着门框问,辫子上的碎花绳随着动作晃悠。

“对,今天教大家认国旗、做国旗。”队员蹲下来,顺手把掉在地上的一张五角星贴纸捡起来。作为暑期三下乡服务队的成员,他们特意提前查过,这个以革命烈士命名的村子,孩子们对“旗帜”的故事总带着股天然的好奇。

讲台上的投影仪刚亮起,屏幕上1949年开国大典的黑白画面就让活动室安静下来。“这面国旗升起来的时候,咱们何功伟村还没有名字,是后来为了纪念牺牲的何功伟烈士才改名的。”小桐指着画面里迎风展开的五星红旗,“你们看,这面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黄色的星星,最大的那颗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我们人民。”

图为队员讲授旗帜知识

坐在前排的9岁男孩小轩突然举手:“我爷爷说,何功伟烈士就是为了保护这面旗一样的信念才牺牲的。”他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角——那是张带着裂痕的旧木桌,据村支书说,已经用了快二十年。

手工环节开始后,孩子们的热情更高了。11岁的小琪把五颗星星贴得端端正正,还在旗面边缘画了圈波浪线:“老师说风一吹国旗会飘,这样是不是更像?”旁边的小轩却对着黄纸犯了难,他想剪颗和屏幕上一样的五角星,剪刀却总不听使唤。队员走过去,握着他的手一起比划:“先画个正五边形,再从每个角往外拉直线……”

活动室后排,有位65岁的村民抱着刚摘的黄瓜站了会儿。他看着孩子们手里渐渐成形的“国旗”,突然朝队员们喊:“要不要去看看村里的纪念碑?何功伟烈士的故事,孩子们得知道。”

下午三点,队伍转到村头的何功伟烈士纪念碑前。阳光透过柏树叶洒在碑身上,小桐给孩子们讲起烈士在狱中坚贞不屈的故事,讲到“为了红旗不倒,宁愿牺牲自己”时,小轩突然把手里的手工国旗举得高高的:“我以后要像他一样保护国旗。”

离村时,小雨追上来,把自己做的国旗塞进小桐手里。红布边缘有些毛糙,星星也贴得歪歪扭扭,但上面用彩笔写着的“何功伟村”四个字,被夕阳照得格外清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段筠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