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课堂播星火,青春力量燃红魂

发布时间:2025-08-19 20: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佳昊 王春杰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方寸课堂播星火,青春力量燃红魂

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王春杰、王佳昊)红色文化,是镌刻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图腾,是引领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思想灯塔。为让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心中赓续传承,7 月 14 日至 25 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晨曦之光” 实践队深耕社区教育阵地,走进镇海门、沅江路两大社区,依托“红领巾实践课堂”与“青桐学堂”青少年公益暑托班,为一至五年级的孩子们打造了一场为期十余天的“红色文化 + 趣味实践”暑期盛宴。实践队员以故事为笔、以手工为媒,将红色种子播撒进孩童心田,也为社区暑期教育注入了青春动能。​

红色故事润童心,英雄精神永传承

“零下四十度的东北山林,积雪没膝、寒风刺骨,杨靖宇将军的胃里只有树皮与草根,可他手中的枪从未放下,心中的信仰从未动摇。”7月16日,镇海门社区活动室内,实践队员手持泛黄的老照片,向20余名孩子讲述着抗日民族英雄的壮烈事迹。她指尖指向照片中将军冻裂的双手,轻声却坚定地说:“这双手,曾紧握钢枪守护山河,也曾挖取野菜维持生命,支撑他熬过绝境的,是对祖国最炽热的爱。”

为让红色教育更具层次感,队员们精心筛选了4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故事,串联起一部微缩的“精神成长史”:从杨靖宇孤身抗敌的铁血忠魂,到魏世杰隐姓埋名扎根科研的默默坚守;从小萝卜头在狱中仍坚持学习的不屈意志,到彭德怀元帅南征北战的担当豪情。每一个故事都搭配珍贵的历史图片,队员们还巧妙设计互动提问,引导孩子们走进历史场景:“如果你们是小萝卜头,在黑暗的牢房里,还会坚持读书学习吗?”“魏爷爷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扎根偏远地区搞科研,你们觉得值吗?”

▲图为实践队员讲述小萝卜头的故事 唐雨虹摄

在讲解“七七事变”时,队员铺开历史地图,当孩子们得知当时抗战士兵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却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时,现场瞬间安静下来。课后,9岁的王同学在笔记本上认真画下五星红旗,一笔一划写下:“我要像英雄战士一样,好好学习,保护祖国!”

剪纸寄情忆峥嵘,指尖巧绘爱国心

“剪五角星的关键是对称,先把彩纸对折,再沿着线条慢慢剪,就像我们的先辈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凝聚起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7月20日,沅江路社的的手工课堂上,实践队员徐畅一边示范,一边向孩子们传递剪纸背后的红色寓意。

图为实践队员讲述手工内容 唐雨虹摄

课桌上,彩纸、剪刀、胶水整齐排列,孩子们围坐成圈,眼神里满是期待。8岁的李同学是第一次使用剪刀,指尖微微发抖,徐畅见状,立刻俯下身,手把手带着她调整姿势、控制力度。半小时后,当“白鸽衔着橄榄枝”的剪纸作品在手中成型时,李同学兴奋地举起作品欢呼,还特意贴上“1945-2025”的纪念贴纸,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据实践队员统计,仅两天的手工活动,孩子们就完成了56幅充满心意的剪纸作品:有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有“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艺术字样,更有孩子们发挥想象创作的“战士守边关”“和平家园”等画面。实践队员将这些作品精心张贴在社区文化墙上,成为一道独特的“红色风景线”,吸引不少居民驻足观赏。“孩子回家后特别开心,说要把剪纸送给爷爷,因为爷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想让爷爷看看自己对英雄的敬意。”家长刘女士笑着分享道。

双向奔赴共成长,红色传承显担当

每天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总会围着实践队员追问不停:“姐姐,杨靖宇将军的故事还有后续吗?”“哥哥,明天我们还能做手工吗?”孩子们的热情与渴望,让队员们深受触动。队长王佳昊坦言,为了讲好“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人魏世杰的故事,队员们提前查阅了十余份文献资料,还专门请教学校思政老师,反复打磨讲解细节:“只有我们先把故事学深、学透,才能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让红色精神真正走进他们心里。”

社区暑托班的20个名额,半天内就被一抢而空,不少家长主动联系实践队,希望能加开课程。“以往孩子暑假要么宅家玩手机,要么奔波于各类补习班,这次的红色实践课特别好,让孩子在‘玩中学’,现在每天回家都会主动给我们讲历史故事,还说以后要像魏爷爷一样当科学家,为国家做贡献。”家长张先生的话,道出众多家长的心声。

图为孩子们展示剪纸成果 许永康设

7月25日,暑期活动圆满收官。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剪纸作品和写满稚嫩字迹的感谢信送到队员手中,字里行间满是不舍与感恩。“这次实践,我们既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更是红色精神的学习者。当看到孩子们用‘要保护祖国’‘要当英雄’这样的话语表达爱国情怀时,我们才真正读懂了‘传承’二字的重量。”王佳昊感慨道。

图为晨曦之光实践队队员合影 许永康设

从社区课堂里的红色故事宣讲,到孩子们指尖下的五星剪纸创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晨曦之光”实践队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学校“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一直以来,该校始终坚持引导学生将学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让红色文化通过基层实践浸润人心。据悉,下一步,实践队将把红色课堂延伸至乡村校园,让这份红色力量跨越山海,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点亮信仰的火种,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撰文|王春杰

供图|唐雨虹、许永康

审核|王佳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佳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