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李洋哲)2025年8月1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拾遗”小分队走进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基地,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陈醋酿制技艺,并与酿醋师傅探讨产品年轻化传承策略。
▲图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碑
溯源古法,领略千年醋韵匠心
踏入美和居精酿车间,浓郁醋香扑面而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俊陆带领团队参观,详细讲解山西陈醋“蒸、酵、熏、淋、陈”五大古法技艺。
“蒸”时,精选优质高粱经手工石磨破碎成4 - 6瓣后入甑蒸熟,需精准把控时间温度,确保高粱充分吸水膨胀,为发酵奠基。郭俊陆强调,高粱淀粉含量要达65%以上,才能保证后续发酵效果。
▲图为老陈醋熏蒸法
“酵”阶段,蒸好的高粱与大曲融合,在大缸进行18天酒精发酵,随后加入麦麸皮、谷糠等进行醋醅发酵。工人师傅每天需翻搅170 - 180口缸醋醅,保持约35摄氏度温度,促进微生物均匀生长。“这简单的翻搅,是匠心与岁月沉淀的技艺,容不得半点马虎。”师傅说道。
“熏”是山西陈醋独特风味和色泽的关键。醋醅经酒精和醋酸发酵后,放入熏醅室用木炭或秸秆烟雾熏制。随着熏醅时日增加,醋醅颜色由黄变黑褐,同时增色、增香、增酯,抑制细菌生长。
“淋”时,熏过的醋醅经循环套淋,用煮沸的水或醋将有益成分过滤出来,约1440分钟得到新醋。而新醋还要经过“陈”的阶段,在楼上玻璃房内“夏伏晒、冬捞冰”,在阳光和温度作用下,水分蒸发,发生复杂生化反应,形成绵酸香甜鲜的独特滋味。师傅还邀请大家深呼吸,感受醋香对预防感冒、鼻炎等的作用。
▲图为醋窖
创新融合,解锁年轻化传承密码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与酿醋师傅围绕“如何让山西陈醋产品更接近年轻化大众”展开探讨。近年来,山西老陈醋在品牌年轻化转型上已有积极探索。新华指数研究显示,其正加速拥抱年轻消费群体,35岁以下线上消费者占比提升至36.3%,相关品牌热词中多了“city”“红人”等网络用语。产品创新上,推出醋味冰淇淋、气泡饮等跨界产品,开发口服醋保健品;文化活化方面,打造“醋都”IP形象,结合沉浸式体验场景;传播创新上,依托短视频平台开展“醋疗养生”“陈醋调酒”等话题互动。
要进一步挖掘年轻消费者需求,结合健康、环保、个性化理念,对产品精准定位和包装设计。如推出小包装、便携式产品,满足年轻人快节奏生活需求;设计时尚个性化包装吸引目光;利用社交媒体开展互动营销活动,激发参与热情。将山西陈醋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开发文创产品。如麓台泉老陈醋将山西砖雕文化融入醋瓶子设计,可借鉴此案例设计陈醋主题笔记本、钥匙链等,让文化融入年轻人生活。
酿醋师傅们也分享经验,表示可在保证品质前提下适度创新改进,如尝试引入新谷物或水果丰富口感风味,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优化微生物菌种。
▲图为老陈醋冰激凌产品
携手共进,共绘非遗传承新蓝图
此次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山西陈醋酿制技艺和非遗文化,也为产品年轻化传承提供新思路。大家认为,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
未来,团队将与美和居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山西陈醋年轻化转型和非遗传承。一方面,挖掘文化内涵和健康价值,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开发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山西陈醋这一千年非遗瑰宝将在年轻化传承中焕发生机,让更多人喜爱这一独特的中国味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洋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