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苟琪)7月13日,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语润天祝,推普助兴”服务实践团走进天祝藏族自治南阳山农业有限公司——松山镇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推普”实践活动,为当地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交流注入了新活力。
松山镇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了中低温型食用菌生长的理想之地。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地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实践团成员抵达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后,在公司负责人郑龙荣的带领下进行参观,从菌棒培育、分拣包装到冷链运输,郑总用详实的讲解介绍了蘑菇产业的全链条发展模式。作为从福建到天祝创业,带动当地脱贫的扶贫带头人,郑龙荣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众多贫困户增收。
图为公司负责人带领实践团参观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
实践团深入食用菌种植大棚,一片片整齐排列的食用菌大棚映入眼帘,棚内温湿度控制精准,各种食用菌长势喜人,展现出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团队成员通过与基地技术人员和农户的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市场销售及带动农户增收的情况,深刻感受到科技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大家亲手体验采摘过程,看着饱满的香菇、鲜嫩的平菇从菌棒上摘下,对“劳动创造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实践团针对当地农户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通过一对一辅导,帮助农户们纠正发音,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让农户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图为实践团在食用菌种植大棚亲手体验采摘过程
此次活动,实践团将推普工作与特色产业调研相结合,既让普通话在田间地头发挥实用价值,也让成员们深切体会到乡村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语润天祝、推普助兴”不仅是一次语言文化的推广活动,更是一次科技与文化的双重赋能。
图为实践团活动结束后的合影
实践团成员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民族地区语言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撰文 | 王海园 周晓
图片 | 苟琪 苏世凤
审核 | 章玉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苟琪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