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浸润心灵 语言力量点亮青春——浙财大推普实践团赴山西运城开展刘胡兰故事主题宣讲暨演讲比赛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30 12: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武潇轩   阅读 1.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29日,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述忆家国·语通华夏”推普实践团走进运城市“艺海教育”机构以及“我爱钢琴”艺术机构开展了以刘胡兰故事为主题的宣讲暨演讲比赛活动。上午的主题宣讲与下午的学生演讲比赛接连举行,让红色基因在生动的语言表达中焕发新的活力。

主题宣讲引领感悟 红色故事照见成长

上午九时,宣讲者武潇轩以“刘胡兰的故事与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为主题开启宣讲。“1932年,山西文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迎来了一个女婴,谁能想到,这个叫刘胡兰的孩子日后会成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英雄……”随着老师温和而有力的讲述,同学们的思绪被拉回战火纷飞的年代。

▲图为宣讲者武潇轩宣讲图片

宣讲中,宣讲者细致还原了刘胡兰的成长轨迹: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坚定,战火中送情报、搞宣传的勇敢,面对敌人铡刀时的不屈。当讲到“年仅18岁的她用生命守住信仰”时,场内鸦雀无声。随后,宣讲者话锋一转,将故事与语言文化素养相联系:“刘胡兰的故事能流传至今,正是因为一代代人用真挚的语言讲述、用扎实的文字记录。这启示我们,语言文化素养不仅是背古诗、写作文,更是用语言传递信念、从文化中汲取力量。”

针对同学们日常多用网络热词、少读经典的现象,宣讲者笑着举例:“‘奥利给’很有活力,但《红岩》里的文字能让我们读懂什么是坚贞。试着把刘胡兰的故事讲得生动,就是在锻炼语言能力。”一番话让同学们若有所思,不少人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记录感悟。

▲图为大合照

学生演讲展风采 红色精神共传承

下午的演讲比赛同样精彩纷呈。经过前期选拔,同学们依次登台,以“我心中的刘胡兰”为主题,用青春视角诠释红色故事。

同学们以“18岁的重量”为题,对比自己的18岁与刘胡兰的18岁:“她在18岁选择为信仰牺牲,那我们的18岁该如何度过呢?答案就藏在她的故事里——用坚定的信念走好每一步。”他们的讲述真挚恳切,赢得阵阵掌声。不仅如此,他们还另辟蹊径,将刘胡兰的故事改编成“三封信”,以书信体演绎英雄与当代青少年的“跨时空对话”,独特的表达形式让人眼前一亮。

▲图为第一位演讲者图片

同学们的演讲中,既有对历史细节的精准还原,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当我试着把故事讲给奶奶听时,她眼里的光让我明白,语言能让红色精神不老”“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里,我读懂了文字背后沉甸甸的责任”……一句句朴实而有力的话语,展现着当代青少年对红色故事的深刻理解。、

▲图为第二位演讲者图片

此次系列活动,让红色故事真正走进青少年们的心中,也让大家在讲述与聆听中体会到语言文化的魅力。正如校长在总结时所说:“无论是老师宣讲还是学生演讲,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希望同学们能继续用语言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文化浸润中绽放光彩。

▲图为大合照

撰文 | 武潇轩

图片 | 武若奇

审核 | 徐镯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武潇轩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