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防”遇上“非遗”——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红棉老兵“兵心灿烂”突击队

发布时间:2025-07-19 20: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颖   阅读 4.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蒋俊 谢泽林)为深入贯彻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7月17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红棉老兵“兵心灿烂”突击队走进潮南区仙家南洋学校,以“国防+非遗”创新融合课程开启乡野课堂新实践。英模精神铸魂、竹编金箔传艺、国安教育筑基,三轨并进打造沉浸式国防教育范本,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童心深处生根发芽。

英模精神铸魂,竹编技艺传情。“英雄是什么模样?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的决绝,是邱少云烈火焚身时的坚守,更是林俊德院士生命最后一刻伏案工作的执着。”上午的课堂,红棉老兵以“马兰花开”为主题,将十大英模人物的故事娓娓道来。当讲到“大漠铸剑人”林俊德用一生践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誓言时,特意加重了语气:“这就是‘马兰精神’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担当。”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让“爱国、奉献、坚守”的国防种子悄然发芽。

图为十大英模人物授课(摄:黄嘉铭 彭成钲)

英模故事的余温未散,非遗竹编 DIY 课堂接续升温。红棉老兵化身“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孩子们弯折竹篾:“试试把英模故事编进竹纹里,让英雄的模样留在指尖。”有的孩子以细密竹丝编出“长征路”的蜿蜒,有的用交错纹路拼出“马兰花”的坚韧,还有的将“中国梦”字样藏进花纹中。指尖翻飞间,竹篾不仅成了非遗技艺的载体,更成了国防情怀的“传声筒”。“竹编会坏,但英雄的故事不会!”一个小男孩举着作品骄傲地说,红棉老兵笑着为他竖起大拇——这便是传统技艺与国防教育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图为普及“非遗”竹编知识(摄:黄嘉铭)

图为竹编画课程成果展示(摄:彭成钲)

安全科普筑防,金箔绘梦寄情。“军事基地不能乱拍,陌生链接不能乱点,这些都是在守护国家安全哦!” 红棉老兵结合漫画、短视频,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案例。从“书包里的安全小细节” 到 “网络上的保密小技巧”,孩子们的提问此起彼伏,“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的理念在互动中逐渐清晰。

图为国家安全教育授课(摄:彭成钲)

课程的金箔画创作中,迷彩绿与孩童红并肩俯首。红棉老兵分发金箔、画板与胶水,引导孩子们:“用金色的光芒,画出你心中守护国家的样子。”不一会儿,国家安全教育、飘扬的国旗、雄伟的天安门,金箔的光泽映着孩子们专注的脸庞,也映着红棉老兵欣慰的笑容 —— 这金色不仅是非遗技艺的璀璨,更是新一代对国防安全的纯真告白。

图为国家安全课程金箔画制作(摄:黄嘉铭)

此次活动中,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创新践行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 精神,将英模精神、国家安全等国防教育内核,与竹编、金箔画等非遗技艺巧妙融合,让严肃的国防教育变得可触可感、鲜活生动;让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在孩子们心中共同生长;让 “百千万工程” 的惠民之花在课堂上绚丽绽放。

图为师生合影留念(摄:黄嘉铭)


撰文 | 蒋俊

图片 | 黄嘉铭 彭成钲

审核 | 陈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