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回顾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感悟党领导人民建设祖国的伟大成就和光明前景,让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2025年6月29日至2025年7月6日,河北东方学院“红色足迹探索团”怀揣着对红色历史的崇敬与对新时代发展的使命担当,赴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为主题,调研群体广泛覆盖晋察冀纪念馆、骆驼湾一号院主人、普通农民、直播基地、色领口小学等,通过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感悟他们的入党初心与信仰;
实践团通过追溯历史、踏访旧址、采访拍摄、共话感悟、校园宣讲,共同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缅怀先烈,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昔日烽火与今日繁华在此交织,先烈遗志与青年理想于此共鸣。从革命老区到发展热土,从革命老区到学生课堂,今昔对比,战场在变化,时代在变迁,而创造历史的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寻迹·重温峥嵘岁月 共学共悟革命精神:
6月30日,实践团来到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团队成员通过大量珍贵史料和实物、讲解员讲解,学习了晋察冀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光辉历史,深刻感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晋察冀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创造的光辉业绩与历史贡献。
7月1日,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内,实践团通过录制“微课”讲述和传播抗日战争中的群众智慧、革命前辈奋勇杀敌,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日长城的英勇事迹;同时实践团全体成员进行了入党誓词仪式,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纪念馆大厅,深刻体悟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图为实践团在晋察冀边区纪念馆宣誓。孔青 供图
图为实践团在晋察冀边区纪念馆录制微课。孔青 供图
重走·骆驼湾:踏访振兴热土 聆听乡村蝶变
2012年,总书记迎风踏雪到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看望慰问困难群众,阜平也由此开启了向贫困宣战,发展起食用菌、高山林果、旅游业,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骆驼湾和顾家台村,摘下了“脱贫帽”,踏上振兴路。
7月3日,实践团走近1号院听顾宝青奶奶,讲述乡村民俗文化,感受小康梦圆山乡的巨变。成员们还与当地其他村民交流,倾听他们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奋斗故事、真切心声。将访谈中的真情实感凝练成《致骆驼湾老奶奶的一封信》,制作成抖音短视频发布,字里行间满是对老人的敬意与对乡村发展巨变的感慨。
图为实践团在骆驼湾聆听乡村振兴实践故事。韩子温 供图
图为实践团听顾宝青奶奶讲述骆驼湾村发展变化。孔青 供图
图为实践团采访在党员之家的池奶奶。 孔青供图
播种·色岭口小学:传承红色基因 童心向党焕时代光芒
图为实践团在色领口小学授课中时间轴。 张欣慧 供图
图为实践团在色领口小学授课中听小朋友讲述自己的理想。张欣慧 供图
7月4日-6日,实践团队奔赴色领口小学展以“烽火岁月·英雄阜平”宣讲活动与“童心向党·筑梦未来”第二课堂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童趣互动中。结合晋察冀边区地图与时间轴,生动讲述小兵张嘎、王二小等小英雄的故事,通过展示纪念馆文物、开展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理解英雄精神。“童心向党·筑梦未来”活动中,让孩子们开展在“时光相机”绘画、“梦想卡片”书写及手工创作,孩子们用画笔和文字描绘家乡变化与个人理想,表达对党的感恩与对未来的憧憬。
图为实践团在色岭口小学的大合影。郑盈供图
此次阜平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溯源,更是一场精神的淬炼。实践团成员表示将带着在阜平汲取的红色力量,把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融入青春理想,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化为行动指引,把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扛在肩头,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用青春之力书写红色答卷。(通讯员 :孔青 张欣慧 郑盈 韩子温 韩佳乐 张嘉怡 雒悦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帅帅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