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素质司法警官教育"精专业、高技能、奉献司法、服务社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警校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矫正教育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矫正教育系“心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走进唐山市启明学校,充分发挥司法警官院校的专业优势,带着问题来,揣着思考做,怀着感悟归,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检验专业所学,在矫治教育的现场锤炼职业素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预备司法警官的使命与担当。
晨光初现时,藏蓝身影已列阵
清晨七点,唐山的太阳刚刚升起。实践团成员已经整齐列队在启明学校的操场上。他们的步伐铿锵有力,每一次落脚都像是敲击在大地上的鼓点。汗水顺着年轻的脸庞滑落,后背衣服渐渐被浸透,但没有人放慢脚步。
艺术课堂里,耐心浇灌希望之花
启明学校的教室里,实践团成员们正在指导孩子们排练节目,为即将开展的消夏联欢会做准备。成员们明白,有时候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互动中慢慢发生的。矫正,不只是训诫和规范,还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用艺术的土壤栽培新生的幼苗,让希望之花开遍启明。
法治课堂上,点亮迷途的心灯
法治课堂上,警校生们以严谨的专业态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普法教育。他们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从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讲起,详细解读未成年人常见的法律风险点,在他们心中筑起一道法治的堤坝。
深夜谈话室,倾听每一段故事
夜深了,但谈话室的灯还亮着。成员们轮流与有孩子们进行一对一交流。成员们认真倾听她们的故事。一个女孩讲述着自己如何一步步走偏,说到最后泣不成声。负责谈话的成员轻轻递上纸巾,温柔地对她说然后说:"你的故事还没结束,现在重新开始也不晚。"
临走谈心时,余晖中的约定
离别时分,夕阳为整个校园镀上一层金色。警校生们和孩子们站在一起合影,有人搂着肩膀,有人比着胜利的手势。一个害羞的女孩偷偷塞给成员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也想成为像你们这样的人。"这张照片里,没有刻意的摆拍,只有真挚的情感。它记录下的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段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经历。当警校生们列队离开时,身后传来孩子们的声音:"你们还会再来吗?"
这个问题,或许就是对他们这些天工作最好的肯定。
七月的唐山,暑气正浓。但比天气更热的,是警校生们践行使命的热情。他们用专业诠释责任,用行动传递温暖,在启明学校这片特殊的土地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这些种子或许不会立即开花结果,但只要用心浇灌,终有一天会破土而出,向阳生长。
这,就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子的担当;这,就是新时代预备警官的风采。
撰文:徐沁梅 尹溪玥 廖金宇
供图:张佳晟 徐沁梅 张凤辰
审核:刘继荣 檀玉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贺彦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