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克热木拉·艾合麦提)7月15日,合肥工业大学“花开边疆纸传情,锦绣中华青春行” 三下乡团队在墨玉县团委侯珏副书记带领下,依次走访新疆和田墨玉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及墨玉老城,通过实地探访与互动体验,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图为团队在墨玉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前合影 艾力夏提·艾斯卡尔摄
上午首站,团队在侯书记引领下进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在“家在中国”展区,从甲骨文到简体字,团队逐步了解到汉字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符号,其每个笔画背后所承载的各民族共创文明的记忆。进入“玉出昆冈”展区,团队聚焦和田特色文化,并在库尔班·吐鲁木等和田当地的模范人物事迹中,进一步了解到各族儿女共同建设和田的历程。而在“其乐融融”创新场馆内,经侯书记介绍,团队成员系统地了解到通过展区内的汉字积木、拼音游戏等汉字游戏,少数民族孩子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学习汉字的乐趣。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建立,无疑在稳定当地民族团结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图为墨玉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讲解员给队员们讲解汉字的历史 王逸飞摄
随后,团队步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跟随侯书记从一楼“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主题开始研学。通过馆内史料、实物与图片,团队成员一起探寻了和田地区与中国内地的深厚历史渊源。接着,团队来到二楼“和田城市规划”展区,并全面了解到近几年墨玉县在北京援建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的芭子墙到如今的钢筋水泥;从过去的土坯房到如今的现代化社区,团队成员从展区新旧照片中窥见到北京援建背后的每一块砖都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劳动与团结。
图为墨玉县团委侯珏副书记给队员们讲解墨玉县在北京援疆前后的变化 王逸飞摄
青少年活动中心内,团队跟随团委书记的脚步走进了钢琴班,书法班,电子琴班。特别是在乐高小课堂中,团队通过与老师和不同民族的孩子深入沟通与互动,了解到该课堂旨在用科学启蒙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不同民族孩子们的友谊。
图为队员们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与乐高小课堂的学员们交流 王逸飞摄
如今的墨玉老城已经成为各民族交流互鉴的文化宝地,三下乡的队员们慕名而来,并亲身体验到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的雕花木窗与街边桑皮纸工坊相映成趣,十二木卡姆乐声从百年茶馆飘出,巴扎上五彩毛毯与库麦琪的香气,共同绘就各民族在文化互鉴中共生共荣的鲜活画卷。
图为队员们在墨玉老城根艾德莱丝绸店店员交流 王逸飞摄
此次实践以文字为经、历史为纬,从语言文字的推广到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从青少年的文化滋养到老城的活态传承,每一处场域都印证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克热木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