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韵润童心 拳礼育新人——湖大志愿者在武穴明德小学开展五步拳体育实践课

发布时间:2025-07-18 10: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焕全 李淋 刘童宇 李锦明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16(通讯员刘焕全 李淋 刘童宇 李锦明)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716日,湖北大学爱Do志愿服务队在武穴明德小学开展“武穴传武”特色活动之五步拳。此次活动旨在推进中华传统武术进校园,以武育人,以文化人,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五步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入门拳法,在简洁的腾挪闪转间蕴含着“立身中正”的处世哲学和“循序渐进”的成长智慧。它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品格的重要载体。在校园体育教学中,五步拳的推广恰是“以体育人、以武铸魂”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一招一式强体魄,一动一静养心性

五步拳以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为基,讲究“冲拳沉肩坠肘,弹腿稳如磐石”。教学中,志愿者采取“分解-整合”教学法:先通过“站桩”练习夯实基本功,体会“稳”的要义;再串招式,感悟“连贯发力”的精髓。这种由基础到进阶的教学过程,恰如治学做事之道。三年级学生小胡在练习后深有感触:“老师说‘出拳要快,收拳要稳’,就像我们做题既要果断下笔,也要仔细检查。”体育与德育的交融,在一招一式中自然流淌。

图为志愿者授课 高宇轩 摄

一礼一德传文脉 一言一行润童心

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特别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承。从“抱拳礼”的规范动作到让“止戈为武”的精神内涵,从“左手为文,右手为武”的谦和之道到“点到即止”的武德修养,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始终。志愿者李锦明结合《武术段位制》讲解,以霍元甲“强国强种”的精武精神激励学生:“你们练拳,要的是自立自强的精神。”当孩子们在汇报表演中既展现刚劲拳风,又不忘行礼致敬时,中华武术文化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心田。

图为学生们抱拳敬礼

一拳一脚磨意志 一日一功见成长

五步拳的教学价值更体现在意志品质的培养上。面对“仆步穿掌”等难度动作带来的肌肉酸痛,志愿者们以“拳打千遍,其义自见”的古训激励学生,鼓励,通过“每日打卡”“小组比拼”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汗水中收获成长。正如教育学家所言:“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从畏难退缩到迎难而上,从自顾自练习到主动帮助同学,五步拳课程上的点滴进步,正是少年砥砺品格的真实写照。

图为学生们练习五步拳

“五步拳教学中是‘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爱Do志愿服务队体育专业志愿者陈宇豪说道。教当体育与德育相融合,当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辉映,教育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强体魄、明事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这正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路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健则民族健行致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