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脉薪火”实践团在黄山市歙县、屯溪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上午,团队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郑氏西园喉科”及新安医学研究中心,下午转战圣天地养老院,通过义诊服务、健康宣教、养生功法推广等形式,将中医药文化与惠民服务深度融合,获当地群众高度赞誉。
溯源新安医脉 感悟非遗匠心
7月7日上午,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子走进西园郑氏喉科医院,参观了解了西园郑氏喉科的发展史和辉煌时刻及其治疗喉科疾病的著名方药与方法,在医学层面初步了解了西园喉科的学术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阅读西园喉科简介(孙锦文摄)
在简单参观后,团队成员们进入郑园先生的诊室希望进一步深入郑氏喉科,郑园医生表示,作为中医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打牢基础,不仅要学好中医,也要学好西医,用疗效说话,他深情回顾郑氏喉科三百余年“针药并举、内外兼修”的治学理念,强调“医道非术,乃仁术也”,勉励学子既要精研经典、锤炼医技,更要秉持“大医精诚”之心,将患者福祉置于首位。
学子们纷纷表示,郑园先生的教诲让他们更深刻体会到中医药人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将以实际行动传承岐黄精神,为健康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郑院医生分享临床经验(孙锦文摄)
随后,团队赴新安医学研究中心研学。通过馆藏文献、文物及数字化展陈,师生深入梳理新安医派“儒医融合、临床务实”的学术脉络,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通过古籍文献、药材标本、复原诊疗场景等展陈,系统了解了新安医学自晋唐起源至明清鼎盛的发展历程,深入感受其“理法方药兼备、临床务实创新”的学术特色。
此次参观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根源的认知,更激发了他们传承创新、服务健康的责任感。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学为契机,夯实专业基础,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守护人民健康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听讲解员讲解新安医学研究中心内容(孙锦文摄)
养老院里送安康 银发课堂传薪火
当日下午,实践团转战屯溪区圣天地养老院为老人们提供医疗服务,团队兵分四路:健康监测组:运用便携式设备为50余位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提供饮食运动建议;理疗服务组:以艾灸、推拿缓解老人关节疼痛;养生宣教组:发放自制安神香囊200余份,香囊内含佩兰、艾叶等道地药材,获老人喜爱。功法推广组:邀请院内八段锦爱好者蒯阿姨担任“民间导师”,带领师生与老人共练传统养生术。蒯阿姨边示范边讲解:“马步要稳,呼吸要匀,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长寿秘诀!”一招一式间,银发与青春共舞,传统与现代交融。
图为团队成员为养老院老人测量血糖血压(孙锦文摄)
图为团队成员与养老院老人一起打健身气功八段锦(孙锦文摄)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更具象化地感受到了新安医学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同时也让学生们将个人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在锻炼了个人能力的同时给当地人民带去温暖。
撰文 | 曾雨欣
图片 | 孙锦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雨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