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魂宣讲沙洲行,一路红迹伴温情

发布时间:2025-07-09 16: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乐怡   阅读 72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喻晓婷、刘佩琦、朱诗颖)7月8日,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赤魂宣讲团”暑期社会实践团从真善美民宿启程,前往“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开展红色文化学习。临行前,民宿老板快步上前叫住队员们,不由分说塞来一大袋刚从枝头摘下的李子。这份带着晨露清香的质朴关怀,为当天的红色之旅晕染开温暖底色。

红色足迹:从芙蓉小学到同心桥

宣讲团沿着平整的沥青路前行,首站途经沙洲村芙蓉小学。校园内红旗猎猎,墙面上的革命标语与周边葱郁的青山绿树相映成趣,既显庄重又富生机。队员们不禁放缓脚步,仿佛看见孩子们在这里朗朗读书、聆听红色故事,让革命精神在课堂与课间悄然传承,让红色基因在成长中深深扎根。不远处,象征军民鱼水深情的 “同心桥” 横跨溪涧,是沙洲村红色记忆的鲜活注脚。桥面镌刻的 “半条被子”故事浮雕,将时光拉回长征岁月 ——“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那句穿越时空的誓言,在队员们心中激起阵阵回响。

李子园里的“红色对话

行至一片郁郁葱葱的李子园时,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引得队员们驻足。队长介绍道,园中的黄金奈李是当地特色产业,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让土地焕发新活力。一路行来,队员们与不少淳朴热情的村民相遇。队长主动上前问候,大家围坐闲谈,从“半条被子”的往事聊到如今的新房新路,从红军故事讲到乡村旅游的红火,言语间满是对这片红色土地的热爱,更藏着日子越过越甜的自豪。

图1:宣讲团队员与当地村民的合影

初心如磐:在陈列馆里叩问使命

抵达专题陈列馆,“半条被子” 的故事立刻将队员们的思绪牵引。展柜中破旧的棉被、墙上泛黄的照片,与馆外现代沙洲的崭新面貌形成强烈对比,却又在精神脉络上紧紧相连 —— 民宿老板递来的李子、村民脸上绽放的笑容,不正是新时代“半条被子”精神的生动延续吗?在这里,宣讲团还与徐解秀老人的小儿子朱中雄亲切交流,听他讲述母亲与三位女红军的深厚情谊;那张复原的木床,静静诉说着当年 “同睡一张床、共盖一床被” 的军民温情。

图2:三位女红军与徐解秀老人同睡的木床

短程藏深意 暖意励前行

从民宿到陈列馆的路程虽短,却让队员们收获了沉甸甸的感悟。他们既触摸到沙洲村浸润血脉的红色底蕴,也感受到流淌在日常的淳朴民风。这份红色记忆与人间温情交织的感动,将化作前行的动力,激励 “赤魂宣讲团” 在后续实践中,更用心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让“半条被子”的温暖延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撰文 | 喻晓婷刘慧琦

图片 | 易子萱、袁婷

一审 | 彭乐怡

二审 | 朱诗颖

三审 | 叶娟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乐怡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