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锦州•豫见英雄城 —— 郑大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05 23: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任艳楠   阅读 4.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红色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025年6月20日- 6月25日,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院俄语班实践团怀着崇敬之心,踏上锦州这片英雄的土地,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在一周的时间内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与配水池战斗遗址并在锦州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担任书记员助理进行了实践教育。

辽沈战役纪念馆:穿越时空的红色讲堂

实践团首站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一九四八年秋,炮火响彻天空,古塔在残阳里颤抖。一场战役不仅解放了东北,更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新的转折。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中,成员们依次参观了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等展厅。走进战史馆,巨大的环形全景画引人驻足,当画作亮起,炮火的光影伴随着枪炮声呐喊声以及讲解的旁白音将参观者带入了1948年的战场。看着展示柜中的古旧电文,成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为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英勇与坚定。在纪念馆内,有一件特殊的文物—“塔山英雄树”。树干干枯斑驳,周身遍布弹孔,英雄树见证英雄城,“塔山英雄树”见证了东北野战军“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纪念馆内陈列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让成员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配水池战斗遗址:永不磨灭的英雄印记

随后,实践团前往配水池战斗遗址,开展纪念活动活动。看似普通的水泥建筑外墙上,密密麻麻的弹孔和炮孔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惨烈的攻坚战。据管理员介绍到,当时主攻的部队为东野3纵7师20团1营,战前足足800人,但战后仅剩25人,而还能坚持站起来的,仅仅只有6个人。在庄严肃穆的战斗遗址前,成员们行礼致敬,表达对英雄的无限哀思与敬仰。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将革命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中,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滨海新区法院:青春与信仰的对话

此次活动中,实践团还走进锦州滨海新区法院,作为书记员助理进行实践的同时,实践团成员还进行了“英雄城市英雄气”的红色教育宣传,成员们通过分发红色教育手册,开展红色宣讲活动进行了实际宣传活动。通过实际活动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实践活动结尾,实践团成员同时还分享了此行的心得体会,号召更多人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忆往昔,金戈铁马,鏖战辽沈,东北解放决胜地;喜今朝,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关外明珠锦绣城。”时光荏苒,战火硝烟虽已远去,但精神力量经久不衰。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成员不仅深刻领悟了锦州作为“英雄城”的红色底蕴,更坚定了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信念。实践团成员表示,要将这份红色记忆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同学,共同为弘扬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文字:任艳楠 图片:任艳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任艳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