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信息蔚浪,公益护航”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实践队赴安徽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2-15 20: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浦司晨、曾雨彤、徐楚词   阅读 3.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1月至2月,武汉大学法学院“信息蔚浪,公益护航”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实践队聚焦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先后前往安徽省宣城市、阜阳市及桐城市等地开展实践访谈,深入了解各地在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领域的现状,并积极探索该制度的发展路径与完善方向。

1月17日,实践队队员盛灵轩前往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实践,围绕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起诉顺位、典型案例以及发展建议等问题与检察院相关工作人员展开访谈。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检察院

检察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检察机关在个人信息公益诉讼中主要发挥补位作用,只有在其他法定机构未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才会介入。据悉,早期涉及个人信息的公益诉讼案件数量较少,但自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来,此类案件有所增加,其中多数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同时,受访人员还列举了实践中常见的侵权行为,包括成立空壳公司出售个人信息、中间商通过拉新结算倒卖信息,以及手机店利用老年人办卡获取验证码、车管所辅警非法售卖个人信息等。

实践队员赴宣城市人民检察院调研

针对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发展方向,受访人员建议,大学生应从理论层面深入研究如何合法消除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探讨引入惩罚性赔偿金及其他惩戒措施以遏制违法行为,并进一步探索个人信息损害赔偿金的具体适用范围及其合理使用方式,为完善相关制度提供支持。

2月6日,实践队队员张佳祥前往安徽省阜阳市西关机场采访了胡允杰、程怡然二人,收集普通群众对个人信息保护和公益诉讼的认知、态度、经历和建议,了解公众的实际需求和期望。

实践队员进行采访

在采访中,两位受访者均表示曾遭遇过多种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包括QQ账号被盗、账号密码外泄以及频繁接到推销电话和短信等。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他们采取了设置高强度密码、仔细阅读隐私政策以及限制App权限等一系列措施,以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实践队员与受访者交流

谈及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两位受访者认为这一法律手段意义重大,能够有效遏制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同时,他们还对政府和社会组织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提出了建议。他们希望政府进一步完善立法,细化《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强化监管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此外,社会组织可多举办公益宣讲活动,提升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共同营造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

2月8日,实践队队员刘阳前往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检察院对王检察官就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相关问题进行访谈。

实践队员与桐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合影

王检察官详细介绍了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两大类别,并列举了检察院近年来在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领域的创新举措。例如,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同时,检察院还向科经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加强对移动通讯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措施;针对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政务信息,检察院也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进一步强化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

实践队员与王检察官进行访谈

同时,王检察官指出,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工作面临多重挑战:一是随着公益诉讼领域的不断拓展,涉及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内容庞杂,对干警的专业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公益诉讼工作涵盖线索摸排、调查取证、审查起诉、出庭诉讼及诉讼监督等多个环节,对干警的业务能力提出了全面考验;三是公益诉讼制度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干警需要在推动业务发展时灵活运用新思维、新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

通过深入安徽省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对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武汉大学“信息蔚浪,公益护航”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实践队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相关制度的研究与完善,力求实现个人信息更有效的保护,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在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中生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楚词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129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