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乡筑梦,手握山区“教育密码”| 何宪生老师专访

发布时间:2025-02-09 18: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曹媛   阅读 5.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返家乡

大学生云报2月9日讯(通讯员:曹媛),为响应二十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号召。2024年1月19日,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寻访团队来到何宪生老师的家中进行采访。本次活动以寻访教坛楷模为主题,采访全县各学科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与发展的新趋势,分享他们的教育经验,以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教育初心,开拓未来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何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年,提及从教初心,他不禁回忆道:“我当初做教育工作,最初是想改善一下家中生活。但坚持久了,就想着要认真对待这份职业,看着教出来的孩子,心里挺高兴的。之后就想,无论什么原因,待遇好坏与否,我都要为国家培养人才。”何老师的语言恳切,态度温和,话语蕴含着温暖与力量,表现出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据他所说,正是这份初心和使命,激励着自己在教育岗位上一步步坚定前行。同时,他对今后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们提出了期许,他认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要勤奋教学,认真工作,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且他认为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老师更要严于律己,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学生讲好语文知识,让学生学有所得。

图为古城中心校大门照片。通讯员  莫琳  摄

   因材施教,润物无声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何老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需要不同的关怀和培养。在与何老师的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何老师对学生的拳拳爱护之心。一位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何老师很好,他经常鼓励我们读读书写作,是个很可爱的老师,也会在我们面前分享自己的作品。”“教育要因材施教。”何老师坚定地地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一直认为学习是一种天赋,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学习,我会鼓励他发展其它的爱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长,何宪生老师这样总结自己的教育理念。

图为古城中心校教学楼。通讯员  莫琳  摄

   砥砺前行,创新改革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何老师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他主导了学校的多项教育创新项目,探索出诸多教育方法,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古城中心校的特长班教学就是何老师的教学成果之一。在特长班中,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创作,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在未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何何老师尤其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参与兴趣班教学期间,他深有感触:“我负责书法课的教学,在课堂上我会讲授一些中国文化常识,学生们对这些内容相当感兴趣。每当学生们问我为什么字写得好看、懂得又多时,我就会告诉他们这是我喜欢阅读和练字的结果,这样也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图为古城中心校食堂。通讯员  莫琳  摄

师道永存,薪火永存
何老师的教育故事,是一段关乎爱与责任的历程。正如爱迪生所说:“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未来的教育之路中,何宪生老师将继续秉持“春风化雨”的精神,照亮更多学生的成长之路。

图为团队成员与何宪生老师合影。通讯员  莫琳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媛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77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