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华北电力大学“薪火承光”实践队成员分别前往漳州、长沙、永州、涿州和常州等地探访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沉浸式体验革命历史场景,感受革命年代的艰辛与牺牲。
漳州篇:寻迹靖和浦,重温苏区保卫战的血火记忆
1月31日,越过崇山峻岭,黄辰璐前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车本村红军烈士纪念碑进行参观。在靖和浦苏区保卫战中,年轻的红三团以不足一千人与数倍的敌人浴血奋战,政委王占春、团长冯翼飞等四百多位战士壮烈牺牲。纪念碑不仅是石头的堆砌,更是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它提醒我们:在享受岁月静好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那些曾为这片土地负重前行的人。
图为黄辰璐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长沙篇:追寻伟人足迹,感悟毛泽东精神
1月18日,蒋姿婧来到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江心的橘子洲头进行参观。橘子洲头,湘江水奔腾不息,见证岁月变迁,洲头的毛泽东伟人像如一座永恒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通过参观毛泽东伟人像,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精神与革命事业的崇高意义。
图为蒋姿婧手举国旗在毛泽东伟人像前合影留念
永州篇:碑前沉思,从硝烟历史读懂信仰的力量
1月25日,蒋彬宇来到湖南省永州市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进行参观。丰碑无声,“英雄”有重。这次参观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历史并非只是白纸黑字,更是由无数鲜活生命的牺牲铸就的,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图为蒋彬宇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涿州篇:血色山河,赓续涿州红色血脉
1月25日,刘佳卓前往河北省涿州市博物馆进行参观。这座博物馆不仅承载着涿州的厚重历史,更铭记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而英勇奋斗的光辉事迹。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物,我们仿佛穿越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激情。
图为刘佳卓正在参观展厅内文物
常州篇:守护与传承,新时代青年对话革命守护者
1月29日,怀着敬仰之心,郭佳辰采访了马伯坤老先生,聆听他讲述一段段独属于中国的红色回忆。
马伯坤,今年已是92岁高龄。他1933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7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两次赶赴朝鲜,完成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使命。
面对郭佳辰的采访,马老侃侃而谈。谈吐间,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革命热情丝毫未减。这次两代人之间的对话,是红色精神的传承,更是红色血脉的延续。
图为郭佳辰与马老采访合影留念
寻访红色足迹,不仅是脚步的丈量,更是心灵的洗礼。它让历史照进显示,让精神跨越时空,最终转化为个人成长的磅礴力量。通过这次实践,实践队队员们进一步激发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树立“强国有我”的信念,积极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辰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