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科大学子返家乡: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文化

发布时间:2025-01-27 14: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胡思羽 朱沁曈   阅读 1.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学生云报南通1月26日讯(通讯员朱沁曈)1月26日下午两点,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文韵传承队前往通州区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文化参观学习活动,接受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通州区烈士陵园位于金沙街道东部,北傍古老的运盐河,南临秀美的新金路,占地约18000平方米。陵园大门庄严肃穆,烈士墓碑气势恢宏。园内树木葱郁,四季长青,一河绿水,辉映日月。进入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前身是1946年4月小海、观音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墓地,陵墓东侧是被中央军委授予"炮兵侦察英雄"称号的花陈兵烈士之墓,花岗岩墓碑上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的题词"炮兵侦察英雄花陈兵烈士永垂不朽"。陵园的西侧北部为干部公墓,存放解放后逝世的革命干部骨灰盒。1992年4月,曾在南通战斗多年的原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常务副省长周一峰去世,遗愿将其骨灰洒在南通县土地上。后将其骨灰安葬在干部公墓南边的苍松翠柏之下。学子深知该纪念碑的重大意义,将历史的血与泪铭记于心。

图片为小队成员欣赏纪念馆内巨大墙面 朱沁曈供图

为了了解更多烈士的事迹,文韵传承队来到了烈士陵园里的纪念馆。此次的游学之行的重点也在于参观纪念馆,小队请了馆内工作人员进行讲解,以便更好地懂得背后的故事。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数先烈为了实现理想信念,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小队成员们认真聆听,驻足凝视,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示,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该馆总体叙述了通州这块土地上在抗日战争,土地改革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描绘了一幅壮烈而又壮丽的画卷。成员们将这些事迹以笔记的形式记下来,为了更好地记住。纪念馆里也有很多遗留下来的真实物件,它们虽然破旧,却写尽了那段岁月。这些文物也加深学子对革命烈士的辛苦付出的了解。通过《江海烽火》纪录片,展示了通州人民将继续弘扬革命优良传统,踏着先辈足迹,以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不断推进"强富美高"新通州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些史料所传达出的精神寄托,也激励鼓舞着当代青年不懈奋斗,为国奉献。

图为小队成员观看遗物展示 朱沁曈供图

图为成员以自己知道的知识进行介绍 朱沁曈供图

结束了纪念馆的参观,文韵传承队来到了陵园外的林子中。烈士陵园的园子庄严肃穆,一踏入便能感受到一种凝重的气息,仿佛时间在这里都变得缓慢而深沉,让人不自觉地放轻脚步,心怀敬畏。园子里弥漫着一股宁静而神圣的氛围,没有喧嚣和嘈杂,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和鸟鸣声,更显静谧,让人能静下心来缅怀先烈。园内绿树成荫,高大的松柏四季常青,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这片土地,象征着烈士们的精神万古长存。草地上绿草如茵,修剪得整整齐齐,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庄重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对烈士们的无尽敬意。园中的花卉种类丰富,有杜鹃、菊花等,它们在不同的季节绽放,为园子增添了一抹色彩,也寓意着烈士们的精神如同鲜花般永远绽放。当然,正是因为有烈士英雄们的浴血奋战、舍身救国,才能换取如今的幸福生活。

今日的时间之旅虽然短暂,却让成员们难以忘怀,英雄们的一幕幕事迹仿佛仍在眼前浮现,那一句句卫国的呐喊,仿佛仍在耳畔回响。先烈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们的奉献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身处和平年代,虽无需面对战火硝烟,但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我们应传承先烈遗志,珍惜当下,以奋斗姿态投身学习与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先烈们的牺牲与付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岁月的静好也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思羽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3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