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9月1日讯(通讯员 许子轩)2024 年 6月 27日,一支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意义非凡的征程,他们沿着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了东营勘探院。作为中国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承载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总书记曾在此留下了对能源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和重要指示。
图为“碳迹探索”实践队员及导师合照
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走进了这座充满创新与智慧的科研殿堂。在这里,他们认真聆听专家的讲解,了解到东营勘探院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以及科研人员为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科研院所攻克技术难关,尖端科技引领能源发展
6月27日下午,碳迹探索队的成员们来到了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的碳捕集与封存(CCUS)重点实验室。在研究员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相态分析、多尺度物理模型、地质封存、安全评价以及堵调封窜五个实验室。
图为勘探院科研人员带领实践队员参观实验室
在这里,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复杂先进的技术原理,用模型模拟、举例讲解等方式带领队员们了解关键的技术环节,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碳迹探索队的成员们意识到:一名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碳捕集与封存(CCUS)重点实验室,这个石油科研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彰显了石油人不畏艰辛,直面挑战的高尚品质,激励着石油人不断攻坚克难,再创佳绩。
开采一线筑牢能源基础,减碳目标响应时代号召
6月28日下午,碳迹探索队来到了胜利油田钻井平台进行参观。胜利油田自1955年发现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骄傲。戴上安全帽、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一份独属于石油人的责任感、自信和骄傲激荡在同学们的心中,久久回响。
图为实践队员在胜利油田学习钻井切面图
伴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大家经过了各种复杂的设备和仪器,它们共同构成了石油开采的核心系统。中途,人群的脚步停在在一块金黄色地标旁。“端牢能源饭碗首倡地”。这是一块用作纪念总书记曾来到胜利油田、登上钻井平台、察看作业情况、看望慰问石油工人这次访问的极具纪念意义的标志。
图为钻井平台“端牢能源饭碗首倡地”标识
总书记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中国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而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石油工人也坚定的跟随总书记的指导,把“端牢能源饭碗”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吃苦耐劳,求真求实,攻坚克难,不忘初心。看这块耀眼的地标、望着石油工人黝黑的脸庞上暖心的微笑和坚毅的神情,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之震撼和敬佩。参观胜利油田钻井平台的过程,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石油工业的艰辛与伟大。在这里,每一滴石油都凝聚了无数石油人的智慧和汗水。同学们看到了他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对技术的不断追求,以及对国家能源安全的无私奉献。同时,这次参观也让大家认识到了科技进步对于石油工业的重要性正是因为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更高效、更安全地开采石油资源,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
黄河治理具有显著成效,环境保护开启新的篇章
6月29日上午,碳迹探索队最终来到了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大楼。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合影
“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在两年前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就为黄河生态保护定下了清晰的目标。从讲解员的口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这片水草丰茂之地,也曾“为水所困”。但是自2002年起,保护区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湿地恢复和生态补水工程,建成科学生态补水体系,恢复黄河与海洋的水文连通。近年来,针对东方白鹳、黑嘴鸥、丹顶鹤等不同鸟类特点,保护区更打造繁殖岛、人工招引巢等“居所”,为生物栖息繁育营造舒适安稳的生态环境。目前,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植被已分别增至1632种、685种。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3种。数百万只鸟儿在此停歇、越冬、繁殖,保护区也由此得名“鸟类的国际机场”。从此,与落霞齐飞的,不再是孤鹜。
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接着,队员们来到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大楼。一架架望远镜里,滚滚黄河水近在眼前,汹涌澎湃,奔腾不息,荡漾着岁月的沧桑,激荡着千年的豪情。阳光下的黄河水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那是历史的痕迹,是文化的积淀。
图为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指导方针
这次黄河三角洲之行,让碳迹探索队的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近十年来能源石化行业在减碳减污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这也让大家明白:在发展石油工业的同时,环境保护也事关重大,应该寻找一种更为可持续和环保的石油工业发展模式。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次东营的实践之旅告一段落,碳迹探索队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在胜利油田见证了工业的奇迹,在勘探院感受了科技的魅力,在黄河入海口领略了自然的壮阔。这一路的风雨兼程都将化作他们前行的动力,相信未来的他们定能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代石油人响应时代号召,紧跟总书记的步伐。踏踏实实筑牢能源地基,勤勤恳恳践行双碳目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子轩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