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0日讯(通讯员 吴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科学普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部署,响应2024年暑假期间组织有关高校联合开展第十六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东北农业大学气象防灾减灾先锋队于八月二十七日八月三十日开展实践活动,走进呼兰气象局开展实践。
风雨同行,智慧筑防
在呼兰区气象局,学生们首先被引领参观了气象观测场,近距离观察了各类气象观测仪器的工作状态。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了风和雨的形成原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以及雨量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们对气象科学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图为前往龙凤山大气本地站。 通讯员 吴仪 摄
在气象观测场上,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自然实验室。高耸的风塔、精密的雨量计、以及那些看似普通却又蕴含着无限奥秘的气象仪器,无一不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秘密。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就像是这个实验室的引导者,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和耐心的讲解,为学生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气象之谜。
图为气象站观测日照仪器:光电式数字日照计。 通讯员 吴仪 摄
“看,那就是我们用来预测天气的雷达图!”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学生们的目光聚焦在了一张巨大的显示屏上。那上面,五彩斑斓的线条和色块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卷,记录着天空的每一次变化。学生们听得入神,看得仔细,仿佛在这一刻,他们已经与这片天空建立起了某种特殊的联系。随后,学生们参观了科普长廊和科普展厅,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和生动的视频影像,学习了更多关于气象灾害的防御知识和应急避险技巧。特别是针对呼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如暴雨、雷电、冰雹等,学生们认真聆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并积极参与了互动问答环节,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图为志愿者观看数据分析仪器。 通讯员 吴仪 摄
除了实地参观,学生们还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在这里,他们不仅学到了如何识别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还了解了如何在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自己作为社会一员所肩负的责任。
图为工作人员为志愿者讲解。 通讯员 吴仪 摄
“以前我总觉得气象离我们很远,但今天来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它就在我们身边。”一位学生感慨地说,“我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乡,告诉我的家人和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关注防灾减灾。”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还了解到呼兰区气象局在防灾减灾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通过进社区、进学校、开放科普基地等多种形式,呼兰区气象局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带回校园,向更多同学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随着夕阳西下,学生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呼兰区气象局。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收获与希望。这次旅行,不仅让他们对气象防灾减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服务社会的热情与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先锋队的身份,将这份爱与责任传递给更多的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增强学生们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认识,同时促进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也为呼兰区气象局的气象科普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呼兰区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学校等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为构建平安呼兰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仪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