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9日讯(通讯员 黄卓怡)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以及“绿美广东”的号召,切实承担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2024年7月14日至25日,HT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开展了以“青春筑梦乡野间,绿韵轻舞振兴篇”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乡音润笔墨,知识绘梦想——支教篇
乘着党的二十大春风,2024年7月15日至23日,HT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为期八天的支教工作。在这里,队伍以知识为笔,以爱心为墨,共绘乡村振兴宏伟蓝图。
在此次支教旅程中,队伍共开设了九门精彩纷呈的课程,涵盖了心理安全课、科普课、英语课、艺术课、音乐课、西班牙语课、生态课、传统文化课和舞台剧等多个领域。每一次教学都是心与心的交流,知识与智慧的传递,这不仅是一段充满爱与希望的旅程,更是现实与梦想交织的起点。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助力健康中国,本次英语课以奥运为主题,让小朋友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增加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培养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行为。此外,西班牙语课的开设充分利用了我队队员的专业优势,帮助当地青少年开阔国际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文化理解能力。生态课则紧密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现状,从森林破坏、海洋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引导小朋友们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传统文化课更是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竹编工艺和漆扇工艺,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鼓励他们勇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为保护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镜头为笔,绘乡村画卷——宣传篇
在支教活动之余,HT乡村振兴实践团还拍摄了范和古村文化宣传片以及雁湖革命史馆文化宣传片。我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记录历史,用文字描绘过去。镜头穿梭于范和古村的大街小巷,捕捉着那些古朴的建筑和悠久的民俗。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瓦砾,都在诉说着古村的沧桑与变迁,每一幅画面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雁湖革命史馆内,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每一幅历史图片都记录着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这不仅是一次记录和展示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我们致力于通过影像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乡村文化和革命历史,从而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热爱和尊重。
研水质安全,探绿色之源——调研篇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水质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HT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的范和村,扎根基层,开展全面的水质调研,致力以青春力量助力绿色发展,共同建设绿美惠东、绿美广东。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测试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范和村水质的实际情况。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多次采集水样,还细致分析了水样的pH值等关键指标。通过此次调研,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水质保护的意识,为打造一个更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乡村环境而共同努力。
心植乡土地,志耕希望田——实践篇
除此之外,HT乡村振兴实践团紧密结合当地需求,以实际行动助推“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开展了“躬行阡陌间,助农暖人心”助农活动、“手植春光,树美大地”绿美广东护林活动、“碧海无垠,净滩有情”净滩行动以及“书海归航,理序成章”图书整理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我们踏足田间,以助农之手,清理枝蔓,助力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我们行走林间,手拾垃圾,拔草增绿,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注入青春之活力;我们驻足海岸,手净沙滩,宣传海洋保护,以实际行动捍卫碧海蓝天;我们整理书海,分类归档,以志愿服务之姿,提升图书之可读,为当地居民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时光荏苒,HT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圆满落幕!我们分享知识,传递希望;我们以行动诠释责任,以实践彰显担当;我们以青春之名,书写乡村振兴的篇章。未来,HT乡村振兴实践团也将怀揣感恩之心,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服务社会,为基层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卓怡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