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8日讯(通讯员 段淑婷)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青年一代承载着历史的重任和时代的期望。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这一伟大号召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全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态保护和治理策略。 “黄河宁,天下平。”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深刻揭示了黄河治理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更为青年一代投身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实践指明了方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碧水黄河”志愿实践团,于2024年7月25日,踏上了探索黄河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之旅。用脚步,沿着黄河的波涛,走进她的心脏,去感受、去学习、去贡献,创造青春之黄河,青春之中国。实践团踏上了黄河沿岸的生态保护之旅,以实际行动践行,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碧波映照,科学探索
7月的黄河,波光粼粼,实践团成员携带便携式水质采集器,穿梭于黄河的四个关键区域。从兰州刘家峡到开封兰考,从运城大梯子崖到咸阳沣惠渠,细致地采集水样,寄往水质检测公司进行科学分析。PH值、电导率、悬浮物、浊度…这些指标不仅记录了黄河的生态现状,更映照出青年学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贡献。
实践队员在沣惠渠渠干取水。
茶话对话,智慧碰撞
7月27日至30日,实践团成员在临汾市水利局和兰考县水利局举办的茶话会上,与治水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专家们分享了黄河治理的成就与挑战,展现了解决复杂问题中的领导智慧和科学决策。团队成员提出的关于生态问题、自然灾害防治和河长制强化等问题,得到了专家们的积极回应和专业指导。“从事这门工作是很骄傲自豪的,现在对于黄河的治理还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要不断努力去解决”科长的这段话令团队成员格外地印象深刻,专家们的讲述也让团队成员对水利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团队成员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进一步坚定了团队成员参与生态保护的决心。
实践队员与水利局受访者座谈交流。
实践队员与水利局受访者合影。
泥沙治理,青春力量
7月31日至8月2日,实践团队先后走访了刘家峡水电厂、渭河流域的“关中八惠”和山西运城大梯子崖,实地勘测了沉沙池、拦沙坝等治理工程。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泥沙治理不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还需要科学管理和公众参与。这些工程不仅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结晶,更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些工程让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赞叹油然而生。团队成员亲眼见证了水利工程的宏伟和复杂,深刻体会到了治理的艰难与必要性。
实践队员参观水利博物馆。
热烈讨论,建言献策
在居民走访中,团队成员向当地居民展示了最新的水质监测数据,这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居民们对水质改善带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表示满意,他们纷纷回忆起黄河治理前的艰难岁月。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治理黄河不仅是政府和科研机构的责任,更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实践队员在临汾市区发放调查问卷,采访居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碧水黄河”志愿实践团的黄河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之旅。通过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不仅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技能,更在心中厚植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年一代必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段淑婷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